“高校擴招的速度大幅超過經濟增長的速度時,原來的一個崗位,現在有兩個、三個人來競爭,短時間內造成畢業生就業緊張的問題,這是客觀原因之一。”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賴德勝說。
賴德勝是國家十一五課題“大學生失業問題研究”負責人,但他認為這只是大學生就業緊張的部分原因。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過渡到大衆教育後,人們的觀念并未完全發生轉變,理所當然地認為大學生是社會的精英。一些大學畢業生也不把自己當普通的勞動者來看,不願放下身段來主動適應社會分工對不同崗位職位的需要。
在賴德勝主持的一項對全國大學畢業生就業意向的調查中,只有22.6%的大學畢業生願意到農村就業;85%以上希望在城市和沿海地區;對於工作崗位,65%以上的畢業生希望到國家機關、外企和高新技術企業工作。
擴招使得大學生人數已經急劇增多,就業市場實際上難以按照過去的觀念提供充分的大學生認為理想的職位。而一些大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對於就業卻還保持著過去那樣的期望值,就難免造成很大的反差。專家們認為,所謂大學生就業難,很大程度上是這種不確定性的心理感受。
金融危機的出現,又進一步降低了大學生就業的心理預期。
國內媒體上,每天都有“大學生賣肉”、“大學生當小販”的消息吸引衆多眼球。“個別大學生賣肉是正常現象,大學畢業生人人去賣肉才不正常。”賴德勝說。
“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在中國延續了千年,中國的家庭歷來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學生們通過十年寒窗苦讀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過去的大學生被國家包攬下來,家庭只需要支付較低的成本,學生畢業後還能獲得令人羨慕的職業。
“但那是以忽視個人和用人單位的選擇為代價的,靈活性不足,造成社會嚴重缺乏活力。”賴德勝認為。
而如今,很多的家庭傾其所有或舉債供孩子上大學,畢業就面臨著失業。實行市場選擇後,雖有大學生失業現象,仍不失為社會的進步。“它提醒很多家庭,教育是一種投資,也有風險。”
■就業難的制度壁壘
事實上,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衆多的國家,就業的矛盾一直存在,只不過矛盾處於不斷變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