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3月19日電/第一梯次、三天兩夜的大陸安利團,在“興奮”與“囂張”的詭異氛圍中,終於在十八日平安離台。未來還會有第二梯次、第三梯次,甚至其他規模與人數各有不同的陸客團體來台,南腔北調充斥在台灣的知名景點與大街小巷,對於這種熱絡的“盛況”,該如何看待?
中時電子報分析指出,說是“盛況”,一點都不誇張。自從兩岸於去年“大三通”以來,陸客來台觀光的人潮,始終未如預期,所謂“陸客商機”與錢潮,也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種種冷清的情景,一再被綠營及綠媒冷嘲熱諷,這對倡議兩岸“融冰”的馬英九政府,形成不少壓力。
按理,這回一千六百名安利首發團搭郵輪抵台觀光,甚至引爆台灣媒體瘋狂追訪,總算可讓馬政府大大的鬆一口氣;但萬萬沒想到,一樁互蒙其利的好事,硬是被國民黨台北縣籍“立委”吳清池的“搖擺”、“那不過是一家公司而已”給破了局。
選舉到了,政治人物不免藉機搏版面,吳清池是否有此企圖,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不過,“搖擺”這個詞───其實應該說是“搖擺”後面的一整套醜化的概念,卻被綠媒視為“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大的版面、以最專業的手法,予以無限上綱、全然泛政治化,就在頭版頭條的位置,寫著怵目驚心的斗大標題:“藍委:陸客囂張 媒體瘋狂”。
這個標題,既借刀殺人,又一石兩鳥。突然間,陸客說“卡刷爆都沒關係”、“我們有好多錢都花不完”等,在綠營及綠媒眼中,全成了向台灣人示威、搖擺、矮化;換句話說,陸客在台灣花錢,是一項無可饒怒、鄙視台灣人的罪惡。
這是什麼邏輯?!除非錢是像扁家那樣來得不乾不淨,否則任何人──包括美民眾、日本人、大陸人等,在台灣所花的每一分錢,怎麼會變成是向台灣人“搖擺”的罪惡?
陸客沒來,狠批馬政府一味傾中、一廂情願,陸客既來,又極度唱衰與醜化。基本上,對綠營及綠媒而言,馬政府怎麼做都不會對,陸客不管是是花錢大方或小氣,都是囂張,也都是在“矮化”台灣,而任何媒體,對於來台陸客的採訪,全都是瘋狂。
“錢,不是問題!”陸客說得有理;有問題的,其實是少數台灣政治人物及媒體扭曲的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