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們的低谷
在曾培炎看來,眼下越來越複雜的國際環境,“是對各國智庫謀劃能力的考驗。”
這是近10年來對決策者最具挑戰性的年代,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急轉直下,宏觀調控政策快速調整,使得各級官員和企業界一度手足無措。
“我們最希望獲得對未來經濟形勢、對宏觀調控政策的一個相對準確的預期,但過去一年的頻繁變化,讓我們很迷惑。”在浙江做紡織品生意的葉運堂說。
與此相伴隨的,是一些經濟學者和智囊專家的種種預言一再淪為笑談。
2007年底,中國社科院一位著名經濟學家還在強調“4%是中國通脹承受的極限”、“宏觀經濟不會大起大落”,兩個月後,CPI達到月度8.7%,半年後,跌到2008年12月的1.2%。
2007年下半年次貸危機初起時,不少主流學者紛紛給出“危機是暫時的”的判斷,強調“對中國影響不大”。
2008年7月,當國際油價衝擊147美元/桶,國內的能源研究機構眾口一詞地預測“國際油價即將衝上200美元/桶”,5個月後,他們被35美元/桶的新價位刻薄地嘲弄了一把。
“專家一預測,人類就發笑。”3月26日,國研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隆國強在一個論壇上被記者追問對中國外貿形勢的預測時,不禁來了一句幽默。
學者和智庫機構頻出洋相,招致大量的輿論批評。全國政協委員劉革新在3月初的全國“兩會”上直言“要淘汰一部分經濟學家”。3月19日出版的《瞭望》雜誌則抨擊說:“2008年4~7月份,國內經濟形勢已出現逆轉時,‘抬轎派’學者還把經濟增速下滑作為調控的成績來宣揚。”
“誤判頻繁發生,除了專業功力不足的原因外,還在於國內現有的一些智庫越來越多地囿於利益集團的束縛。”江湧說。
江湧曾就“部門利益”問題做過專題研究,他發現,一些部委下屬的智庫機構越來越注重於本部門的利益訴求。由於受到觀點必須與所在單位一致的“內部紀律”約束,研究者們大多採用有利於本部門的論點和論據,否則就會被領導批評。
接受海外機構和跨國公司的資助,也成為國內不少智庫的謀生手段。2008年3月20日,美國福特基金會在北京舉辦一個招待會,“邀請了400多人,全是來自中國各重要的行政、科研、教學和政策咨詢部門的知名學者,他們過去都接受過福特基金會各種形式的資助。”一位當時到場的研究所負責人回憶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