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4月6日電/為了救經濟,潛艦案可望浮出水面。據了解,台“國安”高層已舉行了五次的潛艦會議,對潛艦案的態度從“黃燈”轉為“綠燈”,目前傾向“國艦國造”,希望能帶動台灣“國防”相關工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不過,知情人士指出,“國造”還是需要美援,台方希望今年美方能確認潛艦構型和商源,亦即通過台方提出的可行性評估案後,台方再向美方說明“國造”的想法,請美方協助,把歐洲廠商的載台及美廠的戰系和武器運到台灣組裝。
據聯合報報道,“國安會”人士昨天證實,“國安會”確曾召開五次潛艦採購評估會議,並做成書面報告,但書面報告也未提出具體建議,“是否採購潛艦、是否‘國造’,仍無最後定論”。
對美採購八艘柴電潛艦案,是扁政府時代最龐大的軍購案,二○○四年首次提出時,高達四千一百廿一億餘元的預算引發強烈反彈,被當時在野的國親兩黨批評為“凱子軍購”。
二○○七年全案改採二階段執行,第一階段的可行性評估經費為一百一十七億元,希望擬出島內共識的潛艦構型及商源後,等“立院”同意,再進入第二階段。不過去年美國未將潛艦案列入“七加一”項軍購中,今年台方仍編列廿億元,持續爭取美國同意。
知情人士說,“國造”就是在台組裝,既節省預算又能扶植“國防”自主。此外,包括潛艦總數是否依舊八艘、噸位是否維持二千噸,都可以調整。只要能把預算降到和一般的重大軍購案相同,島內反彈也會降低。據了解,“國防部”已經在研擬潛艦“國造”的可行方案及配套計劃。
二○○一年美國同意售台潛艦後,“立法院”在二○○二年通過一百卅餘位“立委”連署的決議,要求“行政院”在向美採購八艘潛艦時,爭取其中六艘以“技術移轉”方式在台灣建造,但軍方對潛艦“國造”的態度非常保留,當時的“國防部長”湯曜明甚至在“立院”公開表示,若建造完成測試不合格,出了問題“人命誰來負責?”最後“國造案”無疾而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