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怡認為,台灣的電影如果能夠進軍大陸才有未來,此時不去更待何時。(中評社 康子仁攝) |
中評社台北4月17日電(記者 康子仁專訪)馬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增溫,在台灣引發風潮的電影“海角七號”也成功打入大陸市場。長期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的台灣前“新聞局長”趙怡認為,大陸擁有廣大的市場,台灣製作的電影如果有機會進軍大陸,才能看得見未來,馬政府應該藉由海基和海協會的協商或國共論壇管道,替台灣的電影找到第二春。
趙怡1950年出生,台灣政治大學企管系學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新聞暨大眾傳播學碩士、美國南加州大學傳播學博士。曾任東森媒體集團副總裁、台北市記者公會理事長、台灣通訊傳播產業協進會理事長。目前擔任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員和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教授,時常往來於兩岸。
推動兩岸文化交流不遺餘力的趙怡表示,兩岸文化交流過去都是零零星星,由官方和民間各自推動,他一直呼籲國共論壇應加重文化的部份,但讓人遺憾的是,去年在上海舉行的國共經貿文化論壇,文化的部份只有一個晚上的文化沙龍以及兩岸文人舉行一場座談會,沒有獲得具體的成果。
趙怡認為,台灣主政者可能不了解文化產業,譬如過去的文化創意產業,不管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時都喊得震天價響,卻忽略了文化也是一個產業,不是組一個青年訪問團,就是文化交流,所以他寄望今年的國共論壇在議程上能夠加重文化交流的部份。
針對電影“海角七號”在台灣造成風潮,趙怡指出,政府應該思考台灣的市場這麼小,必須要碰到奇蹟,才能出現一部成功的電影和票房,如果有機會進軍大陸,開拓更為廣闊的華人市場,台灣的電影就能看到未來,執政者才能得到民心的支持。
長期關注兩岸關係的趙怡觀察到,海峽兩岸的“對等”,多半是大陸在讓步,台灣大步向前邁進,唯獨在電影方面,台灣處於比較弱勢的地位,台灣每年可以讓10部大陸電影進入台灣,但大陸不讓台灣電影進入大陸,“其實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
曾經擔任過“新聞局長”的趙怡進一步說明,如果“新聞局”電影處能夠有所動作,加快腳步透過海基會和海協會的協商或國共論壇的管道,讓台灣的電影也能夠進入大陸,一年不管是5部也好、10部也罷,都會很容易讓台灣的電影找到第二春。他也不禁抱怨,“像這種看起來並不困難的事,也沒有這麼大的障礙,好像無人聞問”。
趙怡認為,中國大陸擁有廣大的市場和資金,在兩岸關係增溫的情況下,台灣電影想要進軍大陸,應該有很大機會,此時不去更待何時。媒體也是一樣,台灣市場已經如此擁擠,需要靠一些腥色羶內容來刺激收視率,但大陸市場廣大,又具有多元性,即使是講述孔子、孟子和論語的節目,都可以有一定收視率,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讓更多台灣人才找到發揮機會,不必在漩渦中打轉。
趙怡感慨,台灣媒體已經陷入困境,政府應該開放讓大陸媒體可以在台灣落地,過去台灣可以看得到中央電視台第4套節目,後來扁政府封殺,現在國民黨重新執政,如果能夠讓大陸媒體來台落地,台灣的媒體也可以比照辦理,自然容易重新找到源頭活水。
對於台灣的文化產業,趙怡舉例,像是宗教、音樂、藝術、舞蹈和體育等,兩岸可以截長補短、相互激勵,以台灣的人才和軟體,大陸的市場和硬體,形成一個海峽兩岸華人製播的生產平台,共同打入國際市場。
趙怡指出,大陸中央電視台在美洲大陸有長城平台,一共有10多個頻道綁在一起,賣給美國有線電視,台灣也有9個頻道,包括東森、中天和大愛等也綁在一起。他曾經建議大陸中央電視台,兩岸不但不要競爭,可以結合起來一起出售,和美國有線電視業者談判,讓台灣移民和大陸移民都可以看到兩岸電視節目,更加增進對彼此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