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加強財金合作,努力維護區域金融穩定。充分發揮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作用,研究擴大互換額度和簽約國範圍。去年10+3國家決定建立800億美元外匯儲備庫,最近又將其規模擴大到1200億美元,顯示了本地區加強金融合作的迫切需要和強烈意願。希望加快清邁倡議多邊化進程,最大限度照顧彼此關切,盡早達成共識,建成區域外匯儲備庫,增強本地區抵禦金融風險能力。推進亞洲債券市場建設,更好地利用區內資金,促進亞洲經濟發展。
三是深化投資合作,發揮投資在區域經濟增長中的拉動作用。加快區域和次區域交通、電力、通訊領域建設步伐,逐步實現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和網絡化。中國決定設立總規模為100億美元的“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支持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各國擴大投資都要秉承開放精神,允許其他國家企業公平參與。鼓勵各國企業在區域內相互投資,加強勞務合作,避免大規模遣返外國勞工。
四是推動“綠色”合作,促進亞洲經濟可持續發展。積極有效地協調政策和行動,加強亞洲國家在節能環保、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合作,培育亞洲經濟新的增長點。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公平原則,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深化對話與交流,積極開展務實合作,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五是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配合與協調,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繁榮。通過APEC、亞歐會議和東亞-拉美合作論壇、亞洲-中東對話等平台,加強與其他地區的合作,提高合作效率和質量。落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倫敦金融峰會共識,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提高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加強對主要儲備貨幣發行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的監督,推進多元化國際貨幣體系建設;推動多哈回合談判取得全面、平衡的結果,特別要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支持;認真落實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推進國際減貧進程,避免因金融危機減少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
至為重要的是,年會對建立亞洲區域外匯儲備庫再次被提上議事日程。亞洲外匯儲備基金的設想起源於2007年,同年5月,在清邁倡議的基礎上,東盟和中日韓財長會議提出了設立共同外匯儲備基金的設想。今年2月22日,於泰國普吉島召開的東盟和中日韓(10+3)特別財長會議決定將籌建中的區域外匯儲備基金規模進一步擴大50%至1200億美元。中國主張,加快清邁倡議多邊化進程,最大限度照顧彼此關切,盡早達成共識,建成區域外匯儲備庫,增強本地區抵禦金融風險能力。同時,充分發揮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作用,研究擴大互換額度和簽約國範圍。這表明,雖然推出亞洲統一貨幣“亞元”仍然道路很長,但亞洲區域貨幣合作的步伐卻因金融危機而加快。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指出,亞洲國家應在擴大儲備資金規模的同時,探討以各國GDP權重和國際一攬子貨幣掛鈎的方式,引入特別提款權作為儲備貨幣。的確,該儲備貨幣既可增強亞洲抵禦金融風險的能力;也可以保證各國外匯儲備的安全;還可以增強對亞洲以外國家的吸引力,為超主權貨幣創造先行先試的經驗。美國前總統經濟顧問拉特里奇認為,“即將成立的亞洲外匯儲備基金將為變革現有世界貨幣體系提供條件,雖然不是像‘歐元’那樣的統一貨幣,但已經起到了‘亞元’的作用,將使得亞洲貨幣取得更高的國際地位。”他預言,隨著亞洲經濟的日益一體化,“亞元”的想法有可能變成現實,人民幣將在其中扮演“核心”角色。
據中國一季度的統計信息顯示,擴內需的宏觀政策取得較好成效,各方面的經濟形勢呈現出明顯的回暖跡象。在在表明,中國將率先擺脫全球金融危機的困擾,回覆較高的健康發展速度,並為亞洲和世界經濟復甦做出更多的擔當,努力為擺脫舊經濟秩序與體制的束縛,創造更加多元和積極的良好環境,推動不同經濟體的和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