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汶川地震一周年:挺起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2 17:17:16  


 
  災後重建,規劃需先行—— 

  震後第11天,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第13次會議決定成立災後重建規劃組,啓動災後重建規劃編制工作,并提出了明確的“時間表”。 

  5月26日,總指揮部發布《關於當前抗震救災進展情況和下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對災後重建前期工作進行部署。 

  6月6日,國務院印發《國家汶川地震災後重建規劃工作方案》,使重建規劃有章可循。 

  “堅持以人為本、尊重自然、科學重建”“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科學規劃、有序推進”……7月4日,《國務院關於做好汶川地震災後恢複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公布,闡述了重建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明確提出要綜合運用財稅、金融、土地、產業、就業等政策手段支持重建。 

  一邊是籌備奧運的忙碌工作,一邊是制定重建規劃的緊張步伐。8月5日,奧運開幕前3天,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第24次會議深入討論汶川地震災後恢複重建總體規劃。9月23日,汶川地震災後恢複重建總體規劃正式公布,為災後重建提供了一份清晰具體的行動“指南”。 

  重建家園,法制是關鍵—— 

  震後不到一個月,國務院及時出台《汶川地震災後恢複重建條例》,第一時間為災後恢複重建提供了制度保障。 

  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在深入吸取抗震救災鬥爭經驗、公開征求社會意見、充分聽取抗震救災一綫幹部群衆意見基礎上,全面修訂防震減災法,為災後恢複重建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重建家園,機制是保障—— 

  5月26日,黨中央作出了建立對口支援機制的重大決策; 

  第二天,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明確提出“實行一省幫一重災縣,幾省幫一重災市(州),舉全國之力,加快恢複重建”; 

  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舉行會議,專門研究部署災後恢複重建對口支援工作; 

  6月18日,《汶川地震災後恢複重建對口支援方案》正式頒布,明確要求19個省市以不低於1%的財力對口支援重災縣市3年…… 

  山東—北川;廣東—汶川;浙江—青川;江蘇—綿竹;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過去,它們相隔遙遠;如今,它們緊密相連。一對一、一幫一,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在重建中閃爍出耀眼的光芒。 

  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重建經費迅速籌集到位—— 

  “舉全國之力多渠道籌集災後重建資金”——5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中央財政當年先安排700億元,建立災後恢複重建基金,後兩年繼續作相應安排。 

  次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作出決定:支持國務院集中財力投入抗震救災的安排,對當年預算支出結構作出相應調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2008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同意建立災後恢複重建基金。 

  8月14日,國家有關部門表示,我國將在3年左右的時間內通過多種渠道籌集約1萬億元資金,用於汶川地震災後恢複重建。 

  今年3月13日,全國人大批准政府工作報告和200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盡管財政形勢十分嚴峻,但預算安排的中央地震災後重建基金高達1300億元,比2008年的740億元有明顯增加…… 

  資金流向哪裡,監督就跟進到哪裡—— 

  為了向群衆交出一本“明白賬”,在中央統一部署下,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第一時間介入每筆物資資金分配使用的各個環節,全程進行監督。目前,僅審計部門就有300多個審計小組、近1600名審計人員工作在災區。從跟蹤審計的情況看,災後恢複重建資金管理和項目建設的總體情況是好的。 

  家園正在重建,生活重新開始。截至今年3月底,四川納入國家規劃的災後重建項目已累計開工12728個,占整個重建任務的38.9%;截至目前,因汶川特大地震而失業的150餘萬人員中,已有129.6萬人重新實現就業…… 

  春夏之交的地震災區,田野裡,麥子開始泛黃,秧苗已經長高;廠房裡,機器轟鳴,剛剛下綫的產品源源不斷地運出車間;板房教室裡,老師在黑板上寫下新的生詞,孩子們在認真聽課…… 

  一個個平凡的生活場景,昭示著一個樸素的真理——無論災難有多大,無論苦難有多重,生活永遠在向前…… 

  英雄的人民無所畏懼。面對巨大的災難,災區幹部群衆奮起抗爭,勇敢走出命運的陰霾。曾經山河破碎的災區正以新的面貌,昭示又好又快發展的美好未來 

  特大災難留下巨大傷痛。一個個幸存的人以無比的勇氣,與傷和痛頑強抗爭,在災難中勇敢挺立—— 

  每天要3次換藥,每次換藥敷料堆起來都有半米高,痛得難以忍受,但17歲的北川女孩劉旭從不言痛。現在她一邊練習走路,一邊堅持背英語單詞,因為她渴望盡快回到久別的校園,回到同學和老師身邊…… 

  被廢墟掩埋整整179個小時,失去了半截左臂,但映秀電廠的馬元江依然拼勁十足。康複出院後,他立即向單位提交上班申請;震後第7個月,這位生命奇跡的創造者重新回到生產一綫,用剩下的右手熟練地敲擊電腦鍵盤…… 

  親人走了,家園毀了——地震,讓許多人失去曾經擁有的一切。滿目瘡痍的土地上,災區人民依靠執著的信念、特有的堅韌,勇敢地走出災難的陰影,邁向新的生活—— 

  青川東河口,黑色的大理石碑上,鐫刻著村裡遇難者的名字。每天,何先通都會在妻子的名字上擺放一枝菊花,然後到不遠處的一間小木屋,向祭奠和參觀的人們售賣菊花。這位普通的村民,就這樣堅持默默陪伴著妻子,用賣花掙來的錢養育還在念書的兒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汶川大地震周年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