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明還談到新聞發言人面臨的某些誤區。比如,很多人認為危機發生時才需要新聞發言人,平常是不需要的。其實,新聞發言人不能把處理公共危機作為唯一任務,因為那畢竟是非常態的,新聞發言人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有用武之地。
再比如,很多人認為新聞發言人與官員是對等關係。其實新聞發言人是介於新聞和官員之間的人,應搭建政府和公眾之間的橋梁。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新聞發言人跟國外的產生過程並不一樣。國外99%的新聞發言人來自於媒體,具備新聞工作經驗,但我們的新聞發言人大都從官員中產生,有一定的行政級別。
有受訪專家與王旭明持相同看法:在推進新聞發言人制度改革中問題不少,比如發言人普遍缺少媒體經驗,害怕禍從口出;還有複雜難辨的行業保護、地方保護及重疊的利益關係。國家應該對發言人制度改革予以通盤考慮,甚至可以用立法的形式鞏固已有的成果,明確一種觀念,即資訊公開不力也是一種瀆職行為。
接受採訪的多位專家都認為,公開即意味著權力受監督,對我國的新聞發言人制度進行有益的探索和改革,不僅有利於反對腐敗,滿足百姓的知情權,而且有利於向世界展示一個開放、透明的大國形象。推行新聞發言人制度既是現代民主法制的需要,也是我國政治文明建設進步的重要體現。
傳播學者史安彬建議說,要重視新聞發言人的選拔與培養,盡可能從優秀的媒體人或者有媒體工作經驗的幹部中選拔,通過政策和國情培訓,使之上崗。新聞發言人一旦確定,儘量使之固定,不要頻繁更換。
他認為,如果合適,有的人可以當一輩子新聞發言人,畢竟從培養、鍛鍊到成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十分不容易,要好好珍惜。“40歲到55歲最為適合,這是一個不怕老、就怕小的職業”。
設立中南海新聞發言人是否可行?
李希光、尹韻公等專家建議,應善用我國5年前開始逐步建立起來的新聞發言人制度,進一步在最高層設立中南海新聞發言人,展示我國資訊公開的姿態,保證中央的聲音可以準確地傳達給新聞媒體,切實提高我國“新聞執政”的能力。
李希光說,迄今為止,在中共中央外宣辦的組織協調下,中共中央、國務院和軍方已有75個部門確立了發言人制度。但是,中外媒體更為關注的是國家主席及國務院總理的發言人何時亮相。
“新聞發言人不是指某一個人,而是一種機制,它是一種積極面對媒體的態度”,李希光說,“當前媒體的市場競爭壓力給嚴肅、真實的新聞留出的空間越來越少;那些更富戲劇性、更具鮮明觀點、更易掀起讀者情緒的報道比比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