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歷史上的今天 黃埔軍校成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16 14:16:21  


 
  聲音: 

  1925年4月4日,《密勒氏評論報》認為軍校學生在黃埔六個月,所受的是"軍事及布爾什維克訓練"。 

  1925年4月6日,英國駐華公使武官在參觀完黃埔軍校後評論:"這個學校將來必能在中國造成巨大的影響。" 

  1990年春節,徐向前、聶榮臻兩位元帥發表談話指出:"和平奮鬥,統一祖國,是黃埔師生歷史使命","深切期望海峽兩岸和旅居海外師生,煥發愛國、革命精神,同心戮力,為按照一國兩制構想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恪盡職責"。

  追尋黃埔軍校留下的紅色記憶 

  並非結束語 

  走出黃埔軍校舊址大門,對面十米外相隔就是珠江。清風徐來,撩開江面的沉沉霧靄,也慢慢撥散了歷史的煙雲。數十年間,一代代黃埔師生曾經一起聞雞起舞,也曾一度反目成仇;曾經一度並肩作戰,也曾屢屢劍拔弩張。在歷史的浪湧中,他們合而又分,分而復合。時代潮流,浩浩蕩蕩,重叙同學之情、戰友之情、骨肉之情如今成為黃埔人的心聲;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包括黃埔同學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黃埔軍校如同一條特殊的精神紐帶,將中國人聯繫在一起。發揚“愛國革命、團結合作”的黃埔精神,在今天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統一是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幸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凡是愛國的中國人,都應該為祖國的統一而努力奮鬥!”黃埔軍校創始人孫中山先生的話語如黃鐘大呂,至今仍仿佛響徹在軍校的禮堂里,回蕩在神州上空、海峽兩岸。 

  附錄:黃埔軍校走出的共和國將帥 

  元帥(5人):陳毅、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林彪 

  大將(3人):陳賡、羅瑞卿、許光達 

  上將(8人):張宗遜、周士第、郭天民、楊至誠、陳奇涵、陳伯鈞、宋時輪、陳明仁 

  中將(9人):閻揆要、唐天際、譚希林、郭化若、王諍、倪志亮、彭明治、常乾坤、曾澤生 

  1955授銜的少將(8人):曹廣化、洪水、袁也烈、廖運周、李逸民、周文在、方之中、張開荊 

  此外,還有1955年未授予軍銜或授銜以前已經犧牲的我黨軍職以上黃埔師生53人: 

  周恩來、熊雄、魯易、惲代英、雷經天、徐成章、楊林、胡公冕、李之龍、李漢藩、許繼慎、黃敖、董朗、彭幹臣、蔡升熙、唐澍、馮達飛、孫德清、劉疇西、左權、宣俠父、袁仲賢、周逸群、熊受暄、肖人鵠、吳光浩、朱雲卿、段德昌、李天柱、伍中豪、何昆、李鳴珂、劉志丹、曾中生、王世英、袁國平、李運昌、趙尚志、潘中汝、陶鑄、黃公略、李青雲、項英、李富春、王良、李超時、徐彥剛、鄧萍、劉型、張友清、程子華、夏曦(此外,張國燾也曾在黃埔任教)。(來源:解放軍報 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