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逸儒:展望未來,在馬英九主政之下,不蓄意對大陸挑釁,不給美國增加意外及麻煩,美國應會持續鼓勵兩岸透過對話,降低緊張,改善關係。 |
中評社台北6月25日電(作者 蔡逸儒)最近在台北訪問的美國學者謝淑麗(Susan Shirk, 前美國副助理國務卿,卸任後已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任職,其著作中國-脆弱的強權一書廣為各界所重視)十九日曾獲馬英九接見,二十一日在台灣大學就美中台關係發表演講。相關內容引起各界關注。
她一方面肯定馬英九的外交休兵,對於兩岸關係的改善感到印象深刻,一方面也表示,北京對國台辦主任王毅的任命顯示出中國大陸對台灣問題的重視,她並且形容大陸領導人在處理中國崛起的問題時表現的相當彈性、細緻、有效。她對當前中美兩岸關係語多稱揚,但也表示兩國關係仍有許多困難。
其實,如果我們把謝淑麗的談話內容,再和美國奧巴馬政府新任主管亞太事務重要員如亞太助卿坎培爾(Kurt Campbell),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貝德(Jeffrey Bader),國防部新任亞太助理部長葛瑞格森(Wallace Gregson)最近有關談話一併加以觀察的話,就可發現美國歷屆政府的對華政策是有些一致性的。
首先,美國會繼續在亞太扮演積極平衡的角色,美國的兩岸政策是放在整個亞太區域安全的宏觀角度下來加以處理。其次,美國不會任令中國勢力過分成長,或隨意對台“威嚇”。第三,美國會持續鼓勵兩岸透過對話,持續降低緊張。第四,美國會在台灣關係法的基礎上,繼續對台軍售,協助提升台灣防衛能力。
第五,美國會持續對大陸對台的軍事威脅及飛彈部署上表示關切。第六,美國深切理解兩岸軍事實力對比將會更漸懸殊,對台軍售及安全合作可望軟、硬,質、量併重。第七,中美軍事交流雖會廣化、深化,但美國將以負責任的態度加以推動,美國會持續敦促中國大陸的國防透明化。
根據彼等談話內容來看,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基本結論。一、美國已認真面對中國崛起的事實,美國理解中國終將在國際及區域事務上更具影響力。二、中國可以是非敵非友,亦敵亦友,兩國關係複雜,正負面因素兼具,美國必須以正面、謹慎、健康的態度與中國進行接觸交往。三、美國對於中國不確定的發展方向仍有戒心,美國仍要適當影響中國,把中國引入國際社會,誘導其扮演正面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