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吳曉靈:4萬億投資埋下巨大浪費隱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27 13:50:38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吳曉靈(來源: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6月27日電/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表示,對於基礎設施投資,她認為目前還有緩用的餘地。由於在短時間內加大了投入,有些項目前期論證不夠充分。她說,“4萬億”投資確實起到了刺激經濟的作用,但也埋下了巨大浪費的隱患。

  《經濟觀察報》:已經接近年中,中國經濟是否已經回暖?

  吳曉靈:從今年1-5月的統計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已經企穩。由於去年四季度以來,政府投資力度加大和信貸投放急劇增長,中國經濟扭轉了下滑的趨勢。又由於去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經濟發展速度較低,因而今年下半年的經濟發展速度會有所增加,但這種加快發展的速度能否持續,還有待觀察。

  財政未來面臨的收支壓力很大。從前幾年的財政收入看我們是很有錢,但那是多年來財稅改革效果積累的結果,同時我們的財政還欠了很多錢,特別是在社會保障方面。今年財政完成年初的預算計劃是不太容易的,應該在增收減支方面多做努力。

“4萬億”投資應堅持質量第一

  《經濟觀察報》:請介紹一下,“4萬億”投資的實施情況,以及應該注意的問題?

  吳曉靈:對於基礎設施投資,我認為目前還有緩用的餘地。因為政府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加大對基礎設施投資的力度,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在國際經濟危機下中國經濟下滑過快。應該說,從去年第四季度到現在政府加大投資力度,國民經濟下滑的趨勢得到了遏制,目前經濟基本趨穩。但是,這一過程中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從現在聽到的一些情況來看,由於在短時間內加大了投入,有些項目前期論證不夠充分。

  “4萬億”投資確實起到了刺激經濟的作用,但也埋下了巨大浪費的隱患。

  現在經濟下滑的態勢得到了遏制,但財政收支的矛盾更加突出了,為了把收支赤字控制在年初審定的範圍之內,能不能適當減緩某些基礎設施的投資速度?我建議,有關部門對於投資的要求,要從前半年的速度第一,轉向強調質量第一。

  在經濟企穩財政壓力加大的情況下,稍稍延續一些基礎設施的投入對平衡預算,對進一步的改革創造寬鬆的財政環境可能是有利的。畢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來自市場。

調結構應由市場主導

  《經濟觀察報》:下半年,宏觀調控的政策重心轉向“調結構”,應該怎樣理解“調結構”,“調結構”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吳曉靈:在經濟企穩的情況下,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要解決自身的結構問題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問題。因為當前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困難,固然有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更主要的是我們自身結構不太合理的問題。而且中國的資源和環境情況,也不容許中國經濟再按照以前的方式來發展。我們不能靠財政和信貸的大投入來支撐經濟的發展,應該用改革的方式和方法來完成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增長方式的轉變。

  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應該分為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國民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之所以過多地依賴投資和出口,就是因為國內的消費上不去,居民可支配的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是一個下降的趨勢。要提高國內居民的消費能力,就必須要加大居民在可支配的國民收入當中的份額,而且要解決社會保障的問題。

  第二個層次是我們的經濟結構,也就是我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調整。我國的二產太重,三產不足,所以要更多地發展第三產業。

  第三個層次是產業內的結構,在產業內不同行業間也有個結構問題,應該減少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的發展,應該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產業,而且要鼓勵各類產業中有競爭力的企業的發展。

  這三個方面結構的調整,要靠我們的改革才能夠完成。中國的經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因為中國還沒有完成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過程,這些都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很大的推動力,但是如果不解決好這些結構的問題,中國經濟是不可持續健康發展的。

  我們必須要用改革的方法調動市場自我運行能力,用政策去引導市場按照社會經濟效益最大化來調整,而不能夠由政府直接來調結構。今後,調結構最大的關鍵點就在於,是靠政府直接用行政手段來調結構,還是政府用政策引導、用價格信號和市場機制,通過對企業的優勝劣汰來實現結構調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