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博東:民進黨杯弓蛇影、故弄玄虛,把開放陸資入島“妖魔化”,純粹是無稽之談、別有用心! |
中評社北京7月6日電/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徐博東教授,4日在海峽之聲電台《博東看兩岸》節目中,就台灣經濟主管部門日前正式公布《大陸地區人民赴台投資許可辦法》”,即開放“陸資入島”,做了詳細的分析與解讀。全文如下:
陸資入島開啟了兩岸“雙向投資”的新時代
主持人:自1991年開放台商對大陸地區投資,到現在大陸資金赴台投資正式實施,已經過去了18個年頭,過程可謂漫長。而從今年4月26日第三次“陳江會”最終達成共同推動陸資入島投資的共識,到6月30號台灣當局最終開放陸資入島,推進的速度不可謂不迅速。一個漫長、一個迅速,這個轉變是什麼因素促成的?這個轉變對兩岸經濟合作交流有什麼意義?
徐博東:開放陸資入島是兩岸關係發展史中的一件大事,從此開啟了海峽兩岸“雙向投資”的新時代。儘管仍然有很多限制,開放的幅度並不大,但這畢竟是兩岸經濟合作交流向正常化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突破!
從1991年開始開放台商到大陸投資,到現在已經整整十八個年頭了,但陸資入島卻一直沒有開放,始終都處於“單項投資”的不正常狀態;而從今年4月26號第三次“陳江會”達成了陸資入島的共識之後,到6月30號台灣當局宣布開放陸資入島只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一個漫長,一個迅速”,其轉變的根本原因是,國民黨重新上台執政之後,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兩會恢復了協商談判,兩岸關係邁入了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經過一年來的良性互動,兩岸互信不斷增強,這是轉變的根本原因。
再從客觀上講,在全球金融風暴的刺激之下,雙方迫切需要加強合作,共同對付金融風暴對兩岸經濟的衝擊,使得兩岸形成命運共同體。特別是台灣經濟屬於外向型經濟,完全靠外銷維持經濟的成長,國際金融風暴對台灣經濟的衝擊更大更嚴重,大陸急台灣之所急,希望通過配合落實馬英九“拼經濟”的政策,幫助台灣擺脫目前的經濟困境。所以,開放陸資入島政策,是兩岸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使然。
但是,這項政策的實施說“快”也“不快”,因為按理說這些開放措施早就該做了,但是由於李登輝執政十二年,陳水扁執政八年,意識形態掛帥,頑固推行所謂“戒急用忍”、“積極管理”的兩岸經濟政策,一直拒絕開放陸資入島,以至於兩岸經貿交流呈現出“不對稱”的局面。據台灣官方統計,到今年5月為止,台商對大陸的投資,累計核准金額超過771億美元,但由於陸資不能入島,導致兩岸資金流動失衡,兩岸產業資源的配置及流通受阻,兩岸經濟整合喪失了很多寶貴的時間和機會,現在我們所做的只是抓緊時間“補課”而已,要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盡最大的努力彌補以往的損失。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兩岸經濟關係的發展根本談不上“快”,開放陸資入島只是邁向“正常化”的第一步,下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實現“機制化”或者說是“制度化”,那就是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這樣,兩岸的經濟合作交流才能穩定發展,真正做到“可長可久”,共創雙贏,造福於兩岸同胞。
開放陸資入島必將提振台灣經濟景氣
主持人:台灣當局開放陸資入島對台灣經濟有怎樣的提振作用?
徐博東: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5月初開放陸資入島的消息傳出後,台灣的股市就不斷上漲,現在已經突破了6300點,向7000點挺進。台灣許多企業家和經濟方面的專家都認為,開放陸資入島對提振台灣的經濟景氣非常有好處:
第一,可以增加台灣的就業機會,增強台灣民眾擺脫當前經濟困難的信心;
第二,這些開放措施有助於增加台灣產業資金以及活絡台灣的金融市場;
第三,通過雙向投資,將擴大兩岸的經濟合作領域,兩岸經濟可以優勢互補,相互合作,共同開拓國際市場,兩岸同胞攜起手來共同賺外國人的錢;
第四,向國際社會顯示了台灣是一個高度開放的經濟體,讓外資重新找回陳水扁執政時期對台灣經濟失去的信心,有利於台灣吸引外資。
總體來說,開放陸資入島對台灣抵禦國際金融風暴、提升國際競爭力將發揮重要作用。當然,這還僅僅是一個開始,可以確定的是,在台灣嘗到陸資入島的甜頭之後,能夠更好的說服台灣民眾,支持馬團隊進一步加大開放的幅度,假以時日,這一開放政策對台灣經濟發展的好處才會真正顯現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