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1日電/美國僑報報道,羅省中華會館即將迎來120周年大慶,其屬下的26個會所的各項慶祝活動即將展開。中華會館的眾多元老表示,120年來,中華會館完成了它各個歷史時期的使命;從初期的“華人政府”到目前的非營利性社團組織,它120年來演變的歷史,成長時期及各個腳步,都反映出了洛杉磯華人的歷史。
“華人的政府”
中華會館是最早的華人組織之一,美洲中華會館聯誼會秘書長黃金泉說,特別在各國排華時期,中華會館更是海外華人的“華人政府”。
早期華人初來洛杉磯,都是為了淘金或築鐵路,初期都住在黑人巷,就是今日的Los Angeles街的一部份,後來擴展到 MarchessauIt街、Alameda街、 ApabIasa街一帶,遂成為原始華埠。 1871年10月24日,洛杉磯數百名白人暴民在洛城尼格羅巷一帶殺死19名華人,6年後,同一地區的華人住宅全被縱火燒毀;1880年10月13日,三千多白人暴民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鬧區包圍華人住宅區(約400名華人),一名華人被殺,傷者無數,房舍財產損失超過5萬美元,清廷駐美公使陳蘭彬向美交涉賠償,白宮和國務院理都不理。在反華情緒持續高漲之際,1882年,加州共和黨參議員米勒向參議院提議中止華工赴美,1882年5月,切斯特.阿瑟總統簽署了這項玷辱美國歷史的“排華法案”。
在排華情緒最高的時候,羅省中華會館就已經在醞釀成立,初名衛良公所,正式成立於1889年,設在 Los Angeles街的Garnier Building 的二樓。元老們表示,當時的羅省中華會館,就象是華人社區的政府,承擔了華人與外界的幾乎一切事宜,可以說是“小政府”。
“祖國的後援”
國難當頭時期,中華會館是“祖國後援”。從20世紀初,孫中山先生領導推翻滿清開始,中華會館就一直組織華人捐款支持祖國。國民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他們一直對祖國捐款就一直沒有斷過。元老們回憶說,從他們的先人踏出國門的時候開始,他們的心就一直留在了中華大地上,也一直以“中華民族”來看待自己的子子孫孫。因此,國難當頭時期,原本靠辛苦打工的民眾,情願自己不吃不用,省吃儉用地支援祖國。有人還記得,只要是沒有捐款的人,還會被在脖子套上繩子來游街示眾。
當時,華僑過著的是“一家養3家的日子”,老華僑們回憶起當時的生活時,無不感慨萬端。1937年美國華僑捐獻飛機28架,當年羅省中華會館主席梁桂岩推選朱守仁,任拒日後援會主席,發起“一碗飯”籌款運動,這個運動一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