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馬英九在災區與民眾的互動被指冷漠,廖達琪說,這與馬英九的精英特質有關,他沒有基層生活的經驗。
她說:“他太像在台北都會區乖乖長大的一個人,從小當好學生、去讀好學校,哪裡知道民生疾苦啊?和民眾互動又不親民,談話還不如他太太。他不懂得情緒性的分享和接納。他只有理性上說:我來啦,你不是見到我了嗎?”
馬英九在受訪時稱災民為“他們”,和災民互動時說,“你不是見到我了嗎?”相比溫家寶在慰問礦難職工家屬說“我來晚了”以及他在川震時向孩子們說,“孩子們,我是溫爺爺,我是溫家寶爺爺,你們一定要堅強,你們既然活著,就要好好活下去……”,馬英九散發情緒和鼓動人心的技巧明顯不如。
救災不利導致民怨四起,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及2012年“總統”選舉,都將考驗馬英九和國民黨。受訪的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說,風災過後,一般上菜價物價都會漲,民怨總是要宣洩的,馬英九估計還會被罵一陣子。
②救災為何慢?
脫困的小林村災民黃金寶(56歲)告訴記者,他跑了差不多500公尺,清點了人數後,開始撥打112,然後轉到119,接電話的人一直問他這個那個,但是就是不見救援來到。再跑了一段山路後,他再打,情況還是這樣。他在受訪時,向記者強調:“這個,我一定要講。”
雖有“立委”到安置中心慰問災民,但黃金寶抱怨說,“那是做秀啦!”
台風引發的不只是救災緩慢的問題,而是“中央”與地方以及跨政府部門螺絲鬆脫,以及對信息掌握失准的問題,以致救災物資及人員都不易整合。
最早是氣象局預測失准,說北部地區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中南部是要嚴防西南氣流,結果受創最重的竟是中南部。對雨量的預估氣象局也失准,上修了七次。災難發生後,屏東縣長曹啟鴻和“內政部長”廖了以在電視台的政論性節目空中互扛,另外“中央”說,七日晚上就通知屏東提前撤村,但屏東卻反駁,提出撤村建議的鄉鎮根本沒淹水,“中央”和地方似乎是各有各的調,手忙腳亂。
最後形成的局面是,“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對全面災情信息掌握不足,得跟著媒體報道打轉,而民眾竟是要打電話給媒體通報災情,媒體反而跑在官方前頭了。
風災後七天,馬英九召開“國家安全會議”,就要求“中央”與地方分別設置災後重建委員會,因地制宜安置災民、檢討救災體系,清楚劃分“中央”與地方救災權責。
受訪的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說,馬英九召開“國家安全會議”,相信是在災區巡視過程中知道“中央”和地方的統合出問題,另一原因是,召開“國家安全會議”在頒布緊急命令之外的折衷方法。
由於救災緩慢,當傳出台灣拒絕外援時,輿論一片嘩然。最後“外交部”次長夏立言說,的確有發公文表示接受國際捐款,只是在人力和物力不接受外援前,疏忽沒有加“暫時”兩個字。馬英九也澄清台灣沒有拒絕國際救援,“行政院”之後立即列出救援需求清單。
因為重災區多是山區,需要把大型救災機具運進山區才行,不過台灣又欠缺能夠吊起大型救災機具的特殊直升機,也導致救災工作延緩。據報道,美國政府已同意,將派遣由美方人員操作的特殊直升機來台救災,並提供人道救援物資,而相關的器材設備與物資,將可於近日內送抵台灣。
③天災?人禍?
有些受訪的小林村災民和那瑪夏鄉災民把山崩地裂歸咎於小林村上游的曾文水庫引水工程。
逃出生天的小林村災民姚茂雄(53歲)懷疑,引水工程的施工人員炸山,造成土地鬆動,大量雨水一灌下來,就造成山崩。他說:“我們曾抗議,他們把土石堆放在我們那邊,不過他們還是照樣炸。”
但據媒體報道,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鄭修宗解釋,引水隧道工程使用的炸藥適量,影響範圍只有1公尺半,炸開後再以鏟泥機清除,否則隧道會崩塌,影響人員、機具安全。
另一方面,也有輿論質疑土質鬆動是村民過度開發的結果。逢甲大學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育系主任連惠邦就分析,水災的發生,自然與人為因素都有。自然因素包括河川上游山區地質破碎與地形陡峭,雨量集中且超大,以及下游沿海地區的低漥地形與潮汐因素。
人為因素方面,他指出,部分民眾與河爭地,山區土地過度開發,以及排水系統維護不良,都是導因。 水利專家李鴻源則告訴台灣媒體,台灣地質本來就是土石流盛行區,尤其921地震後,中南部山區地質鬆動、植披破壞,加上這次雨量太大,當然發生更多土石流。最嚴重的還是土地被超限利用,不該住人的地方都住人,才造成巨大傷亡。
另外,政府治水方面的成效也被質疑。扁政府執政8年已編列800億元治水預算,馬政府執政一年更加碼到1400億,但媒體指出,“中央”未能有效整體規劃,甚至用水利經費來綁樁地方,地方各行其是使治水規劃和事權偏離正軌,形成了花了大錢,大水照淹的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