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4日電/最近半年來的中澳關係,猶如去年年底的澳大利亞股市,一路下滑。澳大利亞報紙多次聲稱,目前兩國關係“已經降到了10年來的最低點”。不過,觸底反彈的一幕有沒有可能在兩國關係中上演?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連日來,緊盯著澳大利亞政府對華下一步怎麼走的澳媒發現,一些微妙的變化或許正在釋放政府“調整對華政策”的信號。
澳駐華大使拜會中國大使
猜測從澳大利亞駐華大使芮捷銳的緊急回國開始。《澳大利亞人報》8月20日的報道稱,總理陸克文在澳中關係“繼續惡化”之際召回了芮捷銳,回國參加 “緊急會議”。儘管陸克文在公開場合否認芮捷銳緊急回國是與近來兩國摩擦持續發酵有關,但澳大利亞外長史密斯在接受當地電台採訪時“洩露了天機”。他說,這是芮捷銳返回堪培拉的“好時機”,因為澳中關係受到了一些“困難”的困擾,而正是“力拓案”與熱比婭訪澳引發了這些問題。
包括美聯社在內的西方媒體也認為,近來中澳關係充滿了“火藥味”,因此陸克文會在和芮捷銳的會晤中,專門討論澳中兩國間存在的分歧。
與此同時,有消息人士透露,芮捷銳“緊急回國”,除了向陸克文“述職”外,還閉門拜會了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章均賽。芮捷銳究竟談了些什麼?外界對此無從得知,但外界普遍關注到另外的一些“細節”。
史密斯20日對外表示,雖然當初給予熱比婭簽證,但是並不代表澳大利亞支持她尋求“新疆自治”的立場。“我們一直尊重中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他說,對於力拓案,澳大利亞也會尊重中國的法律程序。
不過次日,針對澳政府給熱比婭發放簽證一事,陸克文引用了澳前總理霍華德曾說過的“我們決定誰可以踏足澳大利亞”這句選舉語言,他說:“我所領導的政府,是一個澳大利亞可以覺得給誰或者不給誰發簽證的政府。”
此言一出,陸克文頓時引來了國內媒體、學者和反對黨人的聲討與批評。
“中國通”為何搞砸了
《悉尼先驅晨報》的分析文章認為,陸克文與他的前任霍華德不一樣,霍華德是擱置價值觀的分歧,以經濟合作為先導,使得兩國關係持續走高。陸克文卻是希望在經濟合作上附加西方價值觀,不但在公然宣稱中國在西藏事務上存在“人權問題”,而且還以言論自由為借口給熱比婭放行,結果導致中澳之間齟齬不斷,終於到了兩國關係明顯受損的地步。
澳大利亞羅伊國際關係研究所的一位分析研究員說,陸克文上台後,以為自己深諳中國事務,於是不願制定一個清晰明確的對華關係戰略圖。他仗著自己是“ 中國通”,大權獨攬,尤其是對華政策,基本上由他一人說了算,結果事情越來越糟。隨後,《澳大利亞人報》在一篇評論中澳關係的文章中也承認,工黨上台後的對華政策是“混亂而且經常是不適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