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7日,廣州市社科院公佈了《強化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地位的研究報告》,雖然2008年廣州的GDP突破8000億元,經濟總量在內地主要城市中位居第三,但在國家中心城市地位排名低於香港、北京、上海和天津。在廣州社科院專家看來,國際化水準低、科技創新能力弱、金融業發展滯後等因素,成為制約廣州躋身國家中心城市地位前三甲的重大瓶頸。
“廣州一直都面臨著挑戰,但天津卻是近兩年突然出現的,因為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的挑戰都被認為是來自深圳和蘇州。所以,一些官員也好、學者也好,突然間感覺很不習慣”,彭澎說,“我們經常去跟蘇州和深圳的官員學者聊,他們說你是‘老大哥’,雖然他們內心裡不一定認同,但是表面上是客氣的。而天津呢,信誓旦旦要追你了,他們早已迸發出了這種豪情。”
在彭澎看來,天津的發展潛力和後勁都比廣州強。從戰略格局而言,廣州與天津有著驚人的類似,即面臨一個共同問題是要協調跟周邊城市的關係。國家提出的環渤海經濟圈、京津都市圈概念,將京津兩地發展定位作了重新調整,對天津很有利。京津兩個城市進行錯位發展,使得整個環渤海發展理順了頭緒,天津則成為了領頭羊。而廣州,則至今沒有理順與香港、深圳乃至其他珠三角城市的關係。天津這些年得到國家的資源是非常多的,特別是天津濱海新區的發展,金融改革實驗區、港股直通車、如空客等大項目落戶等等這些,天津的固定資產投入遠比廣州高得多,相比之下發展後勁也較廣州更強。
根據中國社科院近三年來發佈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2007年,天津尚未進入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前十名城市,2008年進入了榜單排名第十,2009年則晉陞至第八位;而廣州在2008年和2009年排名均倒退到第六。2009年上半年,天津濱海新城新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65.86億元,增長55.1%,遠高於全國上半年33.5%的平均增速,完成生產總值1576.8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23%。
不過,彭澎進一步強調說:“解放前天津市是一個民族工商業很發達的城市,如果它有序發展,多年的熏陶以後,傳統的商業意識慢慢轉化過來,那它的發展就會有一個井噴期,這一點我覺得我們是不能掉以輕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