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經濟日報:ECFA應做特區試點的規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5 09:07:23  


  中評社台北10月5日電/台股走勢近來深受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及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署時點的消息面影響,但大抵不脫“MOU已就緒、隨時可簽”,“ECFA尚待協商、明年初簽定”等基調。唯一新穎的說法,是“金管會主委”陳冲上周拋出“大陸經濟特區似如境外”的話題,言下之意似是金融業登陸,也不一定要等MOU;陳主委的話不僅是一政策看法,也點出ECFA應否納入特區的關鍵問題。這也是我們一直所主張的,只是官方始終諱莫如深。

  台灣經濟日報社論指出,ECFA納入特區規劃的必要性,顯而易見。從國際經貿實務而言,ECFA是兩岸經濟走向全面自由化的初始框架,終極目標是簽定自由貿易協定(FTA)。在現實狀況中,北京是否願意走到這一步尚未可知;但就台方而言,ECFA的立即對等開放市場原則,卻絕非台方所願。因而官方或業界主觀期待透過ECFA,在大陸享有“超WTO(世貿組織)待遇”,在兩岸市場對開上,台灣“多拿少給”。要實現這樣的主觀期望,ECFA自然須與彼岸的經濟特區連結。

  另一個現實問題是,當年兩岸加入WTO的身分不同,台澎金馬是高自由化的已開發“國家”,中國大陸則是擁有緩衝期的開發中國家;如今兩方要協商自由化時程表的ECFA,台灣就無法不面對過去以特別防衛機制,將大陸例外排除適用台方自由化承諾的問題。就算對方“要”的不多,只要求最惠國待遇的“正常化”,台方仍可能因涉及多項敏感性農產品而難以承諾。因此,ECFA在經濟特區先行先試,不失為台灣解套之道。

  特殊化的特區,給予兩岸迴避WTO最惠國規範、滿足台方超WTO待遇的空間;更重要的是,可讓台灣在面對彼岸經貿完全正常化要求時,建立緩衝地帶;亦即雙方在協商ECFA時,可評估在特區內進行,再逐步擴大試點,以降低立即全面自由化對台灣敏感產業的衝擊,爭取產業調適的時間。

  此外,運用經濟特區對金融等許可產業的特殊優惠,將有利台灣業者快速登陸投資,即使無法後發先至,但可追回一部分過往因禁足西進而流失的機會。再者,既是視之為境外的特區,雙方互設營運據點,可不必全走國際規範,也就不必非等雙方簽署MOU才能成行,這也讓MOU與ECFA之間得以脫勾。儘管官方一直宣稱MOU已就緒,但延簽是事實,關鍵仍在於彼此對市場准入條件沒談攏,以致陳主委拋出了“特區”這條新路,但還是以對方提供何種優惠保留否准彈性,形同隱性要求大陸各特區快點端出“牛肉”。

  巧合的是,正在台灣出席研討會的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就指出ECFA有機會在明年4月第五次江陳會時簽署,海西區將提出對台金融優惠政策,包括台資銀行准入門檻、可跳級直接設分行、承作人民幣業務等,而這些都是台資銀最想要的“牛肉”。李非的官方代表性或不足,但他是福建倚重的重量級經濟學者,這項非正式說明仍有其意義,具有為ECFA裡的特區模式定調的意味。

  當然,大陸有多個經濟特區,海西區非唯一,但以其中心思維放在“與台灣經濟的資源整合、全面對接”及北京政策加持的種種作為,北京政府確實有意將海西區做為兩岸先行先試的特區。因此,ECFA不只要納入特區規劃,而選擇海西特區對口、是否為台方最有利的結果,是另一個重要議題;相對的,既是特區,台方也應以特區對應,而此一特區地點的評估,更是台方必須加速進行的課題。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