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高錕醉心科研,澹薄名利 傳記第一章就寫太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7 09:26:55  


 
  高錕:我傳記第一章就寫太太

  原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光纖之父”高錕剛剛被宣布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前段時間,高錕正忙於寫自己的傳記。在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他告訴記者:“我的傳記第一個章節就是寫我和太太結婚的情形,你可以猜想這是為什麼。但是我不知道應不應該出版。”

  “現在您經常談及新時代中新生活的新工具,您預計在多長的時間內,光纖會被另一種新工具取代?”

  “我相信在一千年內也不會。”絕少以高姿態說話的高錕,這次的回答卻充滿信心,但旋即又加了一句:“你最好也不要太相信我,正如以往我也不相信專家。”說罷,他兀自笑起來,笑聲中蕩漾著自信和追求。

  高錕教授認為,今後的科技發展會比過去快速千百倍,可見科技發展的神速已經遠遠超出了科學家能夠控制的領域。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香港人如何突圍而出,從而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繼續保持我們的優勢?作為香港創新科技委員會的委員,高錕強調:香港如果仿照美國矽穀的發展模式,反而會減緩或者放慢香港的科技發展速度,因為香港跟矽穀完全不同,所以香港人應該按照自己的模式去發展。1

  香港不缺科技人才

  “很多人都說香港缺乏創意人才和科技人才,您覺得香港在科技方面人才短缺嗎?”

  高錕教授肯定地說:“香港人才是不短缺的,科技人才也不短缺。你看現在很多人覺得在地產方面沒得做了,都紛紛轉向科技方面。”

  “但不是什麼人都可以轉行成為科技人才的。因為科技人才絕不是一日可以培養起來的?”

  “那你太低估香港人了,你不知道香港人的聰明。每個行業的科技含量可高可低,科技行業並不一定需要每一個人都是科技人才,他只需要會運用科技的成果去賺錢就可以了。”

  喜歡化學自制炸彈

  高錕一九三三年出生於上海,住在法租界。高教授的父親是律師,家境還算富裕,住在一棟三層樓的房子裡,而三樓就成了高錕童年的實驗室。起初,他對化學最有興趣,嘗試自制炸彈。用紅磷粉和氯酸鉀混和,加上水並調成糊狀,再摻入濕泥內,搓成一顆顆彈丸。待風幹之後扔下街頭,果然發生爆炸。幸好沒有傷及途人。

  一九四四年,隨父移居香港,入讀聖約瑟書院,之後考入香港大學,但由於當時港大還未有電機工程系,他只好遠赴英國倫敦大學進修。大學畢業後,他進入英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做工程師,後被聘為研究實驗室研究員,同時在英國倫敦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一九六五年畢業。從一九六三年開始,高錕就著手對玻璃纖維進行理論和實用方面的研究工作,並設想利用一種玻璃纖維傳送激光脈衝以代替用金屬電纜輸出電脈衝的通訊方法。一九六六年高錕教授發表了利用極高純度的玻璃作為媒介,傳送光波,作為通訊之用的基礎理論。

  光纖發明未帶來巨富

  在當時幾乎無人相信世界上會存在無雜質的玻璃,而行為及思想常常出人意表的高錕卻堅信自己的理論,他像傳道一樣到處推銷他的信念,他遠赴日本、德國,甚至美國大名鼎鼎的貝爾實驗室。對於自己相信的東西,他很固執。終於在一九八一年,經過他的不懈努力,第一個光纖系統面世。從此,比人的頭髮還要纖細的光纖取代了體積龐大的千百萬條銅線,成為傳送容量接近無限的信息傳輸管道,徹底改變了人類的通訊模式。

  “但當時您也沒有估計到自己的發明會促成了互聯網的應運而生,但是這項驚世發明並沒有給您的一生帶來巨大財富?”

  “是的,因為這項發明的專利權是屬於英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的。我不敢說自己的發明有多偉大,只能說對信息的傳輸產生了相當大的革命。”高錕教授謙和地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