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中國製造航空母艦的主要難題是必須解決艦載機和各種附屬設備的先進性和配套性,這就對整個國家的航空、雷達、通訊、電子、計算機技術提出了全面挑戰。中國還沒有現成的艦載機,俄羅斯雖熱衷於推銷蘇一33這種已成功用於本國航母的成熟機型,然而依賴外購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國產戰機上艦問題必須解決,這又需要技術攻關。今年4月,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吳勝利上將透露,中國海軍將研製新一代艦載飛機。
中國軍事專家宋曉軍指出,“除了對海域安全的考慮外,從經濟方面來講,當前也是中國建造航母最好的時機。”首先目前國、外的原材料價格都相對較低,花費會比較節省。國防大學教授張召忠也認為,現在建造航母還會對我國國內經濟甚至世界經濟復甦帶來巨大的拉動作用。一艘艦艇至少需要上萬家廠家合作,配合國家正在進行的4萬億元投資,龐大的航母工程建設將對眾多產業產生利好,同時數年的建設周期也將拉動中游和下游大量企業的發展和相關的基礎建設,刺激相關股票上升,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
按照當今世界海軍約定俗成的航空母艦分類法,滿載排水量在6萬噸以上的為大型;3至6萬噸的為中型;3萬噸以下的則為小型。依據這種分類法來衡量各國海軍現役航母,那麼美國現有的3個級別12艘航空母艦的滿載排水量都在8萬噸以上,全部屬於大型航母;滿載排水量6.75萬噸的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也可勉強歸於大型航母之列。而目前真正屬於中型航母的只有法國“戴高樂“號一艘;其餘國家的航空母艦則皆為小型。美國造一艘10萬噸級核動力航母現需花費50億美元,而前蘇聯“庫茲涅佐夫”號約15億美元。
有些人認為,大型航空母艦和中型航空母艦只是噸位與艦體方面存在著差別,但實際上兩者從設計理念、建造工藝、搭載飛機、武器裝備、動力裝置、作戰能力等諸多方面都有很大、甚至質的差異。當然,一個國家海軍究竟是發展大型航空母艦,還是研製與建造中小型航空母艦,主要須根據本國的經濟狀況、科技水平、軍事戰略的變化、海洋利益的拓展,以及海軍的使命任務等來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