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外生枝
由於在醫改和阿富汗戰爭等問題上捉襟見肘,奧巴馬不得不在許多方面做出妥協,以期挽回民意,贏得一些利益集團的支持,但與此同時,他也付出了很大的政治和外交代價。
拆東墻補西墻,越補洞越大。
對華輪胎特保案就是典型的例子。在這次非常意外的貿易摩擦中,奧巴馬政府的解釋是,為了贏得工會對醫改的支持。但這樣的解釋不僅牽強,而且顯得小氣。
看上去,奧巴馬這樣做,會使發起中美輪胎特保案的人感到滿意,進而在一些國內議題上支持奧巴馬,可明眼人都知道,此舉弊大於利,其所謂增加的就業機會還不如增添的失業問題多,而且由於奧巴馬對美國鋼鐵工人工會示弱,會給其他諸多工會以“自信”,在事實上鼓勵它們對中國乃至其他國家發起相關“戰役”,最終,奧巴馬會發現,他必須為了少數人得罪大多數人,包括許多重要的貿易夥伴。
奧巴馬此舉也為國際貿易開了個壞頭。作為世界經濟的領頭羊,美國的這種標準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等於是在向全世界發出貿易保護主義的錯誤信號,從而引起貿易保護措施的連鎖反應,延緩當前世界經濟復甦的步伐。無怪乎美國經濟學家賈格迪什•巴格沃蒂在奧巴馬上任伊始就曾警告說,要警惕奧巴馬的貿易立場,而其他一些學者更是擔心奧巴馬會步胡佛後塵,1930年,正是美國率先大幅提高進口產品關稅,最終引發了全球貿易戰,加劇了危機。而這也被視為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最嚴重錯誤政策之一。
更為嚴重的後果,則是引發中美之間的激烈貿易衝突。奧巴馬這種貿易保護主義做法,事實上是逼迫中方採取強硬措施。儘管從中美關係大局考慮,中方不願將摩擦擴大化,但如果放任不理,顯而易見地會引發更多的連鎖反應,從美國到歐盟乃至其他國家,從輪胎到鋼鐵等更多行業,都會對華“興師問罪’。而事實也驗證了人們的這種擔憂。在輪胎特保案之後,美國又在多個領域對華採取了貿易“攻擊”,一些國家也是緊緊跟上,對中國利益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