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曹操高陵疑信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7 00:13:37  


 
  到了十六國時期,高陵見諸文獻記載就不多了,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漳水,言及西門豹祠,卻不曾提起高陵。隋唐以後,地理書中雖有高陵的記載,然大多是轉抄且較為模糊。《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六“鄴縣”條曰:“魏武帝西陵,在縣西三十里。”所記僅是大概方位。元納新《河朔訪古記》卷中記魏武高平陵,“在鄴鎮西南三十里,周二百七十步,高一丈六尺。”明嘉靖《彰德府志》曰:“在縣西南三十里,周圍一百七十步,高一丈六尺。”相互轉抄的跡象明顯。文人詩文中也曾記咏西陵,如唐貞觀十九年,李世民征高麗,過鄴,作《魏太祖祭文》;沈佺期等寫有《西陵詩》,然其中並未具體描寫高陵。時至北宋,高陵地處情況就不清楚了,於是出現了“疑冢說”,將鄴西北北朝墓群演繹為“曹操七十二疑冢”。文人作《疑冢詩》以諷操:“青山如浪入漳州,銅雀台西八九丘。螻蟻往還空壟畝,麒麟埋沒幾春秋。”(北宋王安石)“安排死去千年事,刻畫生前一寸心。”(金蕭冰崖)“荒城寂寂無煙火,疑冢累累半野田。”(明周朝中)訛說流傳,曹操西陵就變成了一個歷史之謎。

  後世曾有尋覓曹操西陵者,宋俞應符有詩說:“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告君知。直須發盡冢七二,必有一冢藏君屍。”詩人之氣,不切實際。元納新為找到高陵,“登銅雀台,西望荒郊煙樹,永寧寺僧指示餘曰:‘此曹公西陵也’。”後又將北朝墓群誤作“曹操疑冢”,“按轡其間,自午抵暮,縱橫出入墓中,不知所向。噫!何其用心之詐也,使操能見武侯八陣圖,則有愧多矣。”(《河朔訪古記》卷中)1922年磁縣鄉民於彭城鎮西十五里叢葬地開井為塋,得古墓,“室之四壁塗堊如新,中置石棺,前有刻石,志文所叙乃魏武帝操也。”鄧之誠認為此墓即高陵,說:“前五十年發石室十餘處,唯皆無棺,至是真冢始現。”(《骨董瑣記全編》卷三)但是後來又證實這並非操墓。由上可見文獻所記高陵愈益迷茫,由是生成諸多傳說,撲朔迷離,困擾人們千餘年。

  二、新近考古發現的“高陵” 

  2009年考古發掘的西高穴大墓被確認為“曹操高陵”,所列依據有六條:1、這座墓葬規模巨大,形制結構類似漢魏王侯墓,與曹操的身份相稱。無封土,符合“因高為基,不封不樹”的文獻記載;2、出土的器物、畫像石等遺物具有漢魏特征,年代相符;3、墓址與文獻、魯潛墓志記載完全一致;4、墓內裝飾簡單,符合《遺令》所囑,隨葬品應是曹操日常所用;5、刻有“魏武王”銘文的石牌和石枕,證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6、男性遺骨經鑒定為60歲左右,與曹操終年66歲吻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