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巴馬政府上台一年後,對中國擺出一付嚴厲唐突甚至苛刻指責的姿態。 |
中評社香港1月31日電(作者 熊玠)美國在奧巴馬總統上任第一年(2009)與中國維持的密切關係,已有極為顯著的大幅轉變。他上任剛進入第二年(1月20日),美國原先對中國禮讓和藹的作風,一變而擺出一付嚴厲唐突甚至苛刻指責的姿態。歸根究底,這是由於1∕19日麻州(Massachusetts)為已故聯邦參議員愛德華、肯尼迪(民主黨)遺缺補選結果的震撼。在這次補選中,名不見經傳的共和黨人思考特、布朗(Scott Brown)高票當選,不但是打破了麻州歷來民主黨掌控的傳統,而且在本屆國會推翻了民主黨在聯邦參議院的戰略優勢。理解美國政治微妙的人,知道這代表選民對民主黨高度不滿以及共和黨在2008大選失敗以來再度抬頭的跡象。由於這個震撼,奧巴馬不能再忽視來自共和黨與一般議論對他一年來越來越嚴厲的批評與指責,因而須作某些重要政策上的調整,波及他的對華政策。茲分析如下:
(一)奧巴馬於2009年1月20日就職時,正值由於華爾街崩潰而引發的全美經濟癱瘓之低潮時期。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遭遇空前的挑戰。全球經濟也均遭池魚之殃。但唯有東亞各國受損最小﹔而以後顯示復甦之進度也是最快。尤以中國為然。奧巴馬深知在地緣經濟的時代,為美國經濟安全著想應該極力取得與太亞地區掛鉤。中國除了已取代美國而成為韓國、日本、以及澳洲最大貿易夥伴以外,並且和擁有十個成員國的“東協國組織”(ASEAN,一譯“東盟”)組成了一個十加一的自由貿易區。
因此,奧巴馬知道要使美國為太亞地區所接受,必須先爭取中國支持,而且要強調美國也是太平洋環圈的一員。奧巴馬去秋走訪東亞之用意即是為此。他在參加亞太經合會(APEC)年會以後,又特地參加了東協國組織的峰會。還自祤為第一個美國總統參加該組織的峰會,其目的乃在沫滅以前(自1967以來)美國忽視該組織的惡跡與不良印象。而他在繼兩次G-20峰會以及在亞太經合會場合已經會見了中國胡錦濤主席數次以後,還要堅持去訪華三日(11∕15-18∕2009)再與胡主席密談的用意,也是由於這個緣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