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建民:成為中心,人家就注意你,對你評論多,批評你多,讚揚你也不少。我認為這時要有平常心。
|
中評社香港2月1日電/中國資深外交官吳建民近日在人民網“問計.文化走出去”訪談中指出,不能孤立地看一個因素,而要看到外部的環境變了,要看到我們的變化是與整個世界變化相互適應的結果。以下為訪談主要內容:
先要正確認識自己
記者:前不久,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中央領導再次要求“積極開展對外宣傳和對外文化交流,努力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使我國文化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有較大提高”。所以,也有一種說法,2010年,對於中國文化走出去又是關鍵之年。
吳建民:的確如此。因為,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繼續提升,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我們將比以往更迫切地關注文化輸出與國家形象塑造;還因為,2010年,中國將迎來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一系列大型國際文化交流活動。
中國文化走出去需要“問計”,需要“獻計”。因為,如何讓文化走出去,對中國來講還是一件新事,有一個摸索過程。我們需要不斷總結,思考到底用什麼方式才能讓對方比較好地接受。這方面一定要客觀,實事求是,不能主觀想象。
我們在文化上的準備,坦率地說,不夠。儘管不少學者也在積極向西方世界介紹中華文化,但總的印象還是支離破碎的。中華主流文化的對外輸出,目前講得還比較少。即使有,由於介紹得過於“專業”、“厚重”,國外讀者也不一定有時間看。我們應該思考,如何通過一些喜聞樂見的方式,將主流文化反映出來。這是當前及今後我們應該特別努力的方向。
記者:您的意思是:要樹立中國形象,重要的是先認清我們自己?
吳建民:的確如此。構建中國的主流文化,是中國知識分子的重要職責,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先要好好總結和認識自己,才能更好地樹立起形象。比如說,當代青年的楷模,應該是那種能把中國和世界文明的成果很好結合起來的。
光講“原則”引不起大興趣
記者:過去一年,中國文化“走出去”可謂動作連連,像法蘭克福書展、歐羅巴利亞藝術節,等等,都是大手筆。這些舉動在國外收到什麼效果?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您接觸的外國朋友較多,聽到什麼反映?
吳建民:法蘭克福書展,我去了。我覺得,中國能成為法蘭克福書展主賓國,本身也是中國地位的顯現,同時也反映出外國有了解中國的願望。我接觸到的人,對這些活動效果反映總體都不錯,但也有一些值得思考的,比如法蘭克福書展上的中文出版物,效果不太理想。展出的中國小說很多,但能引起外國讀者興趣的,甚至比較喜歡的,找不出幾本來。
大家反映不錯的,是《狼圖騰》的外文版。還有一本由美籍華人寫的《打工妹》小說,也有不錯銷售。這本小說講的是:一位家在農村的青年人,通過自己的奮鬥,上了大學,成為白領後,把父母從農村接到城市。這樣的故事,數以萬計。為什麼會引起外國讀者的興趣呢?因為它真實地反映出了中國,反映出當代中國人的特點:在困難面前,不頽唐,勇於奮鬥,勇於改變自己的命運和現狀。外國人很感興趣,因為他們從中能找到今天的中國快速發展的原因,認識到中國人不是庸庸碌碌,安於現狀的。讓人家感興趣,不要光講一些原則,而是可以多用些生動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