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3日電/美國大片《阿凡達》的熱映,讓很多人在思考中國如何才能從一個電影大國成為一個電影強國。而同樣的命題也落在中國國產電視劇的身上。中國是一個電視劇生產和播出大國,年產電視劇能達到500多部、近1.5萬集,人均收看時間每天1小時。但“播出大國”的頭銜似乎只局限在國內,不僅無法撼動美國電視劇出口的全球霸主地位,即使在亞洲,中國電視劇走出國門的步伐也沒有韓國電視劇快。無論是從播放數量還是從播出時間來看,中國電視劇在海外都略遜韓劇。《大長今》等韓劇帶來的“韓流”現象,讓很多國家看到電視劇正成為一種推廣本國文化和價值觀的新途徑。中國電視劇出口已有20年的歷史,但只在周邊國家產生過轟動效應,在西方還很難被普通民眾接受。一位在海外從事中國文化推廣的人士表示,“影視劇可以說是一個社會現階段流行趨勢的真實寫照,如果我們的影視劇在另一個國家流行了,才能說明我們的文化、生活方式也被別人接受和認可了”。
出口亞太的電視劇占了2/3
中國電視劇在越南等周邊國家有很好的“觀眾緣”。早在1993年,電視劇《渴望》就成了中國“軟實力”在越南的代言人。起初,《渴望》是由中國“贈送”給越南電視台播放的,此後越南逐漸通過商業渠道引進中國電視劇。《渴望》在越南很受歡迎,觀眾覺得劇中人物就在自己身邊,很親切。越南媒體評論說,因為兩國文化理念相同,容易引起越南人的共鳴。甚至和中國一樣,越南電視台每到暑假就會播放《西游記》,據說此舉成了越南教育部門讓孩子安心在家待著的一個妙招。講述反腐的《英雄無悔》、講農村建設的《一村之長》等現代劇也在越南播出過。
《環球時報》記者在朝鮮已工作兩年,在當地電視台看過《暗算》、《紅樓夢》、《西游記》等中國電視劇。蒙古引入中國電視劇也很早。從1996年開始,到現在進入了一個“黃金時期”。蒙古著名中文翻譯家包勒德巴特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電視劇在蒙古播放最火的時候,他翻譯了《還珠格格》等數十部中國電視劇,共1200多集。目前他的學生也在翻譯《貞觀長歌》等劇。包勒德巴特爾說,只要選好題材,中國電視劇在蒙古有很大的市場。去年12月,蒙古TV9播放的中國電視劇《我的醜娘》登上當月節目收視率榜首。該台台長恩赫巴特認為該劇“反映了當代中國人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感動了蒙古觀眾。自稱“看過不下幾百部中國影視劇”的蒙古通訊社編輯巴德拉赫認為,通過看中國影視片,蒙古人對中國文化、習俗以及為人處事的方法有了進一步了解。
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一位相關官員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中國電視劇、電影、動漫等影視作品的出口總量在逐年上升。電視劇主要是出口亞太地區,約占出口總量的2/3。因為文化背景相近,亞太地區的觀眾更容易接受中國電視劇。歐美國家觀眾相對更喜歡一些反映中國社會發展變化的紀錄片。另據業內人士介紹,中國電視劇1990年開始向海外輸出,已推廣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熱銷地還是東南亞,好賣的是古裝片和功夫片。由於歐美市場“過於挑剔”,已經“擁有世界最先進設備、達到國際製作水準”的中國電視劇還不能說已經真正走出國門。
歐美難見中國電視劇
《環球時報》記者在美國生活6年,只在紐約和洛杉磯的幾家針對華裔社區的中文電視頻道看過中國電視劇。事實上,美國主要的電視網幾乎看不到其他國家電視劇的身影。和美國一樣,加拿大主流英語和法語電視台幾乎也沒有引進過中國電視劇。英語地區的觀眾喜歡以“季”為單位播放美國的情景肥皂劇(一般是每周播一集,每集單獨講完一個故事,每年9月到下一年4月播出一季),他們覺得劇情貼近自己的生活。
同美加很難看到中國電視劇一樣,歐洲國家最近幾年放映中國拍攝的電影比較多,但播放電視劇的情況非常少。以東歐的匈牙利為例,只有一部由匈牙利華商投資拍攝的《某年某月某一天》於2005年和2007年在匈牙利3家電視台播放,一度引起過當地觀眾對中國社會的關注,但現在已無人再提及。而韓國的《大長今》2008年3月在國營的匈牙利電視台首次播放,當年8月重播,目前正在進行第3次播放,播放時間是晚間6時20分至7時30分的黃金時間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