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民俗學者:春節是中國頭號非遺 極力申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2 00:18:08  


 
  “短短半個世紀,老舍先生筆下的北京小吃竟然消失了60%以上。”如何拯救正在變淡的年味?舒乙建議,把已經絕跡或失傳的老玩藝、老食品盡量找回來,此外,增加廟會文化成分、十裡長街搞花車和藝術行進、再造燈節輝煌……他認為,年味的復興,大概需要一個完整的行業來支撐。

  舒乙認為,春節活動的提升空間非常大。比如,增加群眾性表演;把詩歌界、書法界、朗誦界的愛好者拉入志願者行列, 在廟會中獻藝;組織高雅藝術專場表演;還可以在京城的十裡長街搞花車和藝術巡游,請全國的有特色的民間藝人來耍龍燈、獻藝、狂歡,邀請外國的藝術團隊前來參加。“巴黎和一些國家首都的中心大道上可以搞中華春節的藝術遊行,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呢?”舒乙說。

  中大教授葉春生:

  尊重年輕人對傳統的顛覆

  葉春生說,有人說春節的年味變淡了,但是仔細想想,春節有很多符號沒有消失,比如大紅燈籠、中國結、門神、餃子、年糕、春聯等等,但是過去沒有人歸納它,顯得零散。“佛山的‘創意春節’把全國東南西北的春節風俗都邀到一起,就是從農歷廿三開始,一直到正月十六,天天都有活動,把春節分散的符號攥成拳頭,打出去,很有力度。”

  “我們要打造一個多元化的春節風俗,讓老年人過得舒服,老人中意守歲、中意看春晚,中意拜年,就讓他拜。年輕人要去旅遊、要去追星,要去唱K,就讓他去。畢竟是在春節的活動範圍之內,只是春節娛樂的形式變了,但不等於春節就會變淡和消失。”葉春生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