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本是一種年輕人的夢境,多少愛詩的年輕人,他們為了讓詩的表現能被人發現肯定,苦心經營出瀝血的作品去參加各類文學獎,那種要不要參加的掙扎;那種患得患失的煎熬;那種失敗落選後的痛苦,才真顯出詩人路上的特有崎嶇。然而愛詩如命的年輕人很幸運,網絡的出現為他們找到了真正的救贖。雖然在網站上發表作品仍然備受爭議,飽受誤解,認為在網絡上發表作品像吐痰一樣容易,不具文學價值。然而網絡發表淘汰之快,隨發表隨即消失本身,即是一種毫不留情的挫敗,年輕的心靈一樣會受創,會含淚掙扎要不要再試一次的。然而比起老生代甚至中生代詩人當年那種詩沒發表通路,必須靠自己掏錢辦詩刊,一等數月或一年才有一次發表機會,年輕詩人卻可以享有這種天上掉下來的磨練好時機,甚至可以自設“布洛格”或個人網站隨意馳驟,他們縱有掙扎也是比較不算什麼的。這樣反而助長了他們的“玩心”和“野心”,我們可以看到台灣“玩詩俱樂部”的一群年輕男女詩人,他們在紙本媒材,網絡平台之外,經常展覽或演出各種詩的可能。2002年的台北詩歌節,便曾推出過“讀詩的99種方法”,不能不說詩人們仍隨時想從苦寂中掙扎出一番活潑又有生趣的風景。
目光往遠一點看,隨時注意國外文學潮流和動態,會發現詩這一行業全世界各地都一樣的不景氣,詩的讀者愈來愈少,寫詩的人卻反而倍數成長;詩的出版物己成票房毒藥,詩的地位己淪落邊緣,這已是全球的普遍現象。資本主義愈發達,代表高貴精神文明的詩便會愈沒人理睬,這似乎己是一種趨勢。但普天下的詩人也都有一股直拗脾氣,愈有挫折,便愈要想方設計去面對挑戰,如何通過其它方式,強化詩的感性吸力,以回收已流失的詩的受眾。在北歐,詩人與音樂人合作,嘗試返回一種純聽覺享受的詩。在南美,聖保羅的純聽覺詩和多媒體詩儼然己經成了學院裡的主流。在中國大陸各種聲光電化合成的朗誦會,就像八十年代台灣即己熱鬧過的“詩的聲光”一樣對詩的影響作各種可能的延伸。而美國年輕一代詩人則更積極了,他們推行了一種可稱之為“詩角力”(Poetry Slam)的詩運動,在詩人和讀者角色分派,閱讀行為的改弦更張,美學評判與競技標準的區分,以及詩的尊嚴和大眾娛樂的邊界劃分等方面,都與傳統觀念大相徑庭,不斷顛覆挑戰,造成極大的聲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