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三角缺工人!珠三角缺工人!春節剛過,一些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似乎在拉響新一輪“用工警報”:一邊是堆積的訂單讓不少企業提前到初八初九開工,另一邊卻是人員短缺使得企業開工不足。
新華社的報道指出,這一輪“用工荒”,究竟是短期現象,還是長期趨勢?中國農村勞動力資源經過20多年的持續輸出,是否正從過剩轉向緊缺?“用工荒”釋放出了哪些新信號?
前所未遇的“用工荒”
“三六九往外走”,記者這兩天在廣州火車站看到,很多農民工背著大包小包回到廣州。未到元宵節即返廠的貴陽農民工盧盛才,之前在佛山市立邦模具廠做焊工,每個月能掙2500元左右。這次老板打電話,說工資又提高了,他才過來。
“今年廣東的就業形勢好,很多老鄉回家前就被‘預訂’,一些人過節的時候就接到電話要求提前回來上班。”盧盛才興奮地說。
在訂單回升、季節性用工難、勞動力求職人數下降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珠三角近來持續“找工難”。在東莞、佛山、深圳等地出現反季節“招工潮”,但還是滿足不了眾多企業的“胃口”。
長三角地區一些城市遭遇的“用工荒”更是前所未遇。據不完全統計,僅浙江湖州用工缺口目前已經達到5.3萬。民營經濟重地台州市僅市區企業提供的崗位數就有4.5萬個,而進場求職的農民工只有1.4萬人,供需比為1∶3。杭州市外來勞動力市場前兩天更是創造了勞動力供需比的新紀錄1∶20。
位於紡織大縣紹興的天聖控股公司春節後面臨1000人左右的用工缺口。工會主席魏國良說:“感覺工人越來越少,2010年的用工缺口比往年都要大,元宵節之前肯定開不了工。”
國內制傘業龍頭企業浙江紅葉制傘有限公司為了能夠順利招到工人,開出了公司成立以來最優惠的招工條件:老員工每介紹一個新員工就給予600元的獎勵,新員工到公司就業的第一個月就能拿到600元的“適應性補助”。
義烏市就業管理服務局局長黃允龍認為:“2010年的用工形勢將是歷史上最為嚴峻的一年。”
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開展的關於企業用工需求情況調查顯示,這輪“用工荒”涉及企業的範圍正在擴大,幾乎蔓延到製造業、化工產業、批發零售業、餐飲服務業等大部分企業,“有52%的企業預計今年春節後招工有困難,招工難短期內很難有所改善。”
三大原因助推“用工荒”
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研究院院長陳詩達認為,儘管從全國範圍看,“用工荒”還是區域性和結構性的,勞動力供給格局還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但近階段,在沿海發達地區的“用工荒”可能會成為一種常態,將伴隨著企業經濟轉型升級始終。
有關部門的調查顯示,金融風暴發生後,農民工就業趨向也發生了明顯變化:一是輸入地由原來的以珠三角地區為主,轉變為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以及西部地區;二是吸納農民工就業較多的企業逐步由出口加工型向內銷型轉移;三是在輸出地政府的積極引導下,農民工由轉移就業向利用當地資源優勢就地創業轉變。
一些政府部門官員和多位企業家表示,僅僅一年的時間,勞動力市場從買方市場變為賣方市場,很多企業還未從去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中調整過來。耐人尋味的是,當東部沿海地區遭遇“用工荒”的同時,一些中西部地區農村勞動力就業的比重卻在不斷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