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10年兩會體現中國變遷:順利經歷權力交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27 10:03:21  


 
  "同權法案"開啟平權的帷幕

  在即將召開的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最大的看點無疑是審議《選舉法》修正案草案,其核心內容是擬一步到位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即農村與城市人口的選舉權將平等為1:1。

  在1995年修改後開始實施的選舉法規定,代表名額的分配,原則上秉承"農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四倍於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這一原則,常被解讀為"農民只享有四分之一的選舉權"--四個農民在政治權利上頂一個市民。

  倘若《選舉法》修正案草案通過,農民與市民在政治權利上的不平等將在程序上被革除, "同命不同權"的制度性歧視將終結。

  吳邦國:人大監督,不可替代

  2006年8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經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該法從1986年開始醞釀到出台整整歷經了20年。至此人大與常委會處理重大事項的法源依據,殆無疑問。

  自1954年《憲法》初立以來,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務委員會就被賦予了監督各級政府部門的權力,然而具體的監督行為卻由於缺乏具體的法理依據以及其他種種原因而未能如願。

  《監督法》的出台,將人大監督和黨的領導,以及和"一府兩院"依法行政之間的關係再次擺上台面。該法出台一年後,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在向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作的工作報告上詮釋了人大監督的含義,他表示人大監督與"一府兩院"的工作目標是完全一致的,不是唱"對台戲";"一府兩院"以及各級人大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履行職責。與此同時,人大監督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大有可為的。

  監督作為人民代表大會的核心要義,其作用能否充分發揮,關乎整個國家政治的有效運轉。而如何理順人大與"一府兩院"之間的關係,將成為今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改革發展完善的核心議題;充分發揮監督作用的各級人大,也將成為中國政治文明的起始和歸宿。

數據:

  1、 5000人主導中國前進

  5000人,這是每年"兩會"上出現在廟堂之上的代表與委員總數。正是這些人構成了中國前進的主導團隊,人大代表們決策國家的大政方針,政協委員們則提供意見與、參與監督。

  2、 中年階層領導的中國

  九屆全國人大有代表2979人,到十屆人大時增至2985人,十一屆人大又增至2987人。而據官方通報稱,人大代表的平均年齡下降了1歲多。超過七成的代表年齡在41歲至60歲之間,這是一個中年階層領導的中國。

  3、"剝削階級"的正名

  政協十年中最重要的變化,莫過於2004年章程的修改:"剝削階級"從政協章程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中國民營經濟科技月刊》直截了當的評論:為"剝削階級"正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