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會否認中國在整個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金融危機下的世界經濟需要依靠中國力量的合作,而在柬埔寨,當經濟危機造成惟一可依靠的紡織業出現超過40%的下滑時,此種情況尤其明顯。《金融時報》評價中國在東南亞的外交策略“一直老練而嫻熟”、“中國繼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成功地在東南亞構建起自己的力量,而沒有如預想的那樣引發強烈的反對”。
近年來,隨著中國援助柬埔寨項目的逐漸增多,柬埔寨首相洪森多次在公開場合讚揚中國政府的援助,甚至有反對黨戲稱他“每個星期都要感謝中國”。在中國援柬8號公路重修工程開工典禮儀式上,他感謝中國政府長期以來為柬國家發展提供多種形式的援助,讚揚中國提供的無償援助、優惠貸款等“促進了柬國內路、橋、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有力地帶動柬經濟發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強調說:“中國正在援建和承擔建設的道路和大橋遍布柬東西南北,全長約500公里,總里程數超過其他國家在柬所建公路。”
很快,他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奠基儀式上又說:“中國人是說得少、做得多、少說多做,目前已進行了公路、電力等建設,對柬埔寨發展支持很大。”
在另外一次中國援建的造價1.28億美元中柬友誼大橋的揭幕式上,洪森再次說:“中國默默地幫助我們,建造橋梁和公路,而且沒有複雜的條件。”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番表述之前,由於世界銀行和人權組織譴責柬埔寨當局迫使幾萬民眾離開家園,洪森拒絕了世界銀行提供的解決土地爭端的援助。
自從中國政府提出崛起的概念以來,一直希望給予東南亞各國一個慈祥、溫和的長者形象,而不再是曾經的革命輸出者的形象。“少說多做”成了中國在處理東南亞實務外交遵循的一個原則。
據柬埔寨官方統計,總共已有80億美元的中國貸款和投資正用於柬埔寨基礎建設中。這些資金都投放在發展項目上,包括六座水電站、道路重建以及改善農業和旅遊業方面。而2009年全年,柬埔寨國民生產總值也僅在100億美元上下。
美國普利策新聞獎得主泰勒.歇爾在調查東南亞後相信:東南亞地區正在進行美中權力轉移,而且發生得悄無聲息,既沒有刀光劍影,也沒有厮殺聲和口號。他認為,美國決策者有一天一覺醒來,會震驚的發現東南亞已經變了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