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經濟關係學會常務理事譚雅玲認為,“量大質低”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目前,我國128家國企中,總利潤的80%以上就來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聯通、中移動、中電信等不到10家壟斷企業。絕大多數國有企業要麼經營困難,要麼產能過剩,要麼因為政策因素每年面臨大面積的政策性虧損局面。
2008年,金融危機來襲,中央拿出4萬億“保八”。相關數據顯示,4萬億投資主要集中在“鐵、公、基”重大項目,近九成的項目被國有大中型企業擁有,國企成為大規模投資的最為主要受益者。但占有社會資源60%以上的國企,每年對GDP增長的貢獻不足30%,吸納的勞動力不到20%。
舉全國之力扶起來的國企依然沒有能夠改變整個經濟體系效率低下的狀態。
李國瑞的思考是,在後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科技創新出現空前活躍的態勢,國有企業必將介入世界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分工重組的新格局,受全球科技領域深刻變化的影響,面臨更加激烈的國家綜合實力競爭。因此,加速國企重組轉型,集中資源優勢參與國際競爭相當迫切。
再改革
全國兩會前夕,國資委重磅推出《中國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經濟增加值成為國資委在考核國企時權重最大的指標。
國資委綜合局局長劉南昌表示,實行經濟增加值考核主要有三個目的,一是有利於國企實現可持續發展,引導國企增加科技創新等方面的投入;二是有利於國企進一步做強主業;三是有利於遏制國企投資衝動,合理控制風險。它不僅考慮利潤,也考慮到了資本成本。
根據這一評價體系,並非收入、利潤越高的企業就是越好的企業,還要看它真正的價值創造能力。該考核體系配合《關於加快推進企業兼並重組的意見》和《關於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後產能工作的通知》,實現經濟結構轉型為目標的國有企業重組已經漸次推進。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小年(博客)認為,傳統的發展方式投資過重、消費過輕,當投資驅動必然向資本密集型的重型製造業和基礎設施傾斜時,發展重點是重型製造業和基礎設施,而這些資本密集型行業卻不能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能夠創造足夠就業機會的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卻長期落後。
現在的情況是外部需求疲軟,國內產能過剩,由投資和出口驅動的傳統增長模式這條路已經走不通了。一方面是國企在投資增長過程中不斷壯大,另一方面是產能過剩的頑疾伴隨而生。因此,將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轉型作為國企改革下一步的重中之重,讓寶貴的資源不要再為了單純的增長而流向過剩的落後的領域,必須對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重組,而不是強調任何一個領域做大做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