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天,該論壇已有兩位網友曬出了自己的應征作品,不過應征者寥寥。有人感嘆,“寫古文歌賦的人現在很少啊,今人寫賦應怎樣寫,更沒有標準。”
去年剛從敦煌旅遊回來的申卓聽說此事,第一反應就是:敦煌是甘肅省欠發達城市,此番“豪斥”10萬元求賦,是不是有些“打腫臉充胖子”。她覺得10萬元征賦意義不是很大,頂多是鼓勵現代人寫駢賦,有一丁點追思傳統文化的意思。“其實敦煌景點現在問題挺多的,比如月牙泉在不斷縮小,感覺這些是更需要關注和投入巨資的問題。永久碑文什麼的,放在敦煌博物館純粹是占地兒,個人最反感‘新造文物’,有這10萬塊錢,還不如多多資助敦煌學研究呢。”
北大中文系碩士畢業生鄭泉則對記者表示,自己讀研期間僅接受過詩詞創作方面的專業培養和嘗試,“對‘賦’的研讀不多,更談不上寫賦。”
評獎多弊端 高手傷了心
對於“民間詞賦高手”必然存在的估計是否過於樂觀?對此趙缺表示:“我寫賦只寫了幾年,但寫詩寫了20多年。我以前沒上網時覺得天下無人寫詩,後來上天涯之類的網站,看到很多詩歌高手,現實中其實也存在。但凡律詩寫的好,寫賦也會比較得心應手,不會困難。全球十幾億華人,找出十幾個高手應該不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