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4日電/“中央軍”房地產業務調整的大幕徐徐拉開。繼國務院國資委向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中央企業下達“房地產清退令”後,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又為央企制定房地產“清退”時間表開出了“15天大限”。
《中國證券報》報道,不過,保留下來的16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依然是行業內的“航空母艦”,另外,中信集團、中國人壽等“金融央企”並不在國資委管轄之列,而這些企業手持的房地產規模也相當巨大。
保留房地產業“核武器”
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國資委調整央企房地產業務,清退的是‘常規武器’,保留的是‘核武器’。16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實力雄厚,資產規模巨大。”
據初步統計,國資委此次確認和公布的以“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為主業的16家中央企業,房地產板塊的資產總額為5616億元,占全部中央企業房地產板塊資產總額的85%;銷售收入為1899億元,占全部中央企業房地產業務銷售收入的86%;淨利潤為188億元,占全部中央企業房地產業務淨利潤的94%。
其實,自2003年國資委成立以來,中央企業房地產業務經歷過幾輪大幅度調整重組,但被劃入“房地產主業”的企業卻逐步增加。
2004年,僅有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招商局集團、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中國保利集團、華僑城集團等5家企業成為國資委推薦的整合中央企業房地產資源的載體和平台。但此後的整合過程中,卻很難有公司願意將如此優質的房地產開發資產置換出去,正是由於利益難以取舍,5家企業整合平台被不斷擴容。到2005年國資委宣布的主業名單中,擁有房地產主業的央企已達到了13家。
2007年,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曾公開表示,中央企業主業將進一步優化調整,其中,將房地產做主業的央企不會超過15家,其他企業將逐步剝離出房地產資產。但近日公布的房地產央企名單卻已變成了16家。16家央企旗下三級以上房地產子企業仍高達373戶。
“通過引入其他戰略股東、項目合作開發以及境內外上市等方式,將旗下房地產資產的股權複雜化,從而加大剝離的難度。這使得眾多原來主業並非房地產的央企獲得了房地產業的准入證。”華潤集團一位前高管人員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此次公布的16家主業為房地產的央企中,有13家企業旗下擁有至少1家上市公司,且房地產業務多數已打包上市。這16家央企中,只有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中國保利集團、華僑城集團等3家的“第一主業”稱得上是房地產開發與經營。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化集團、中糧集團、招商局集團、華潤集團等5家直接或間接控股地產類上市公司,但地產僅僅是其主業之一。另外,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中國冶金科工集團、中國五礦集團、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中國葛洲壩集團、港中旅集團、南光集團等8家的地產業務收入占比很低。
以中化集團為例,該公司主業涵蓋農業、能源、化工、地產、金融領域,2008年實現營業收入3089.75億元,利潤總額87.76億元;中化集團通過中化香港控股方興地產(00817.HK)62.87%股權。方興地產主要從事高端物業的開發和租賃,2008年實現收入39.14億港元,毛利21.98億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