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論中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同一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9 00:13:45  


 
  多樣性與同一性是中華民族雙重認同的基礎。就民族認同而言,每一個中華民族成員都具有雙重認同,既認同中華民族,也認同本民族。中華民族是最高層次的認同,也是最基本的認同;本民族是第二層次的認同。文化是民族自我認同的基礎,每一個人都有對自己身份的自覺認識。如果不明確自己是什麼人,就會出現認同危機。文化的多樣性是各民族自我認同的基礎,文化的同一性是中華民族認同的基礎。

  我們國家之所以能夠長期保持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格局,中華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夠數千年而經久不衰,與歷代統治者能夠較好地處理中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與同一性有密切關係。多樣性或多元化主要表現在風俗習慣、人生禮儀、歲時禮儀、節日、藝術及衣食住行等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方面。歷代王朝處理多元的問題,一般實行“一國多制”、“文化多元”的政策,強調“因俗而治”。在宗教方面,也實行宗教多元和包容的政策,充分利用境內各種宗教來維護社會秩序。不同宗教信徒之間,基本上能夠和睦相處,共生共存。尤其是清代,“一國多制”、“文化多元”和“宗教多元”的方針得到充分體現。

  同一性或一體化特征主要表現在語言文字、法律和價值觀層面。秦在統一全國後,實行政治經濟和文字上的一體化,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統一全國各地的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全國的車輛和交通規範,統一法律。通過禮的統一、政令統一和制度統一來維護秦王朝的統治。漢武帝之後,儒家思想和價值觀逐步成為全國的主導觀念,但各地風俗禮儀和藝術等仍各自保留自己的特色。兩千多年來,雖經多次改朝換代及統一和分裂循環的政治局面,但作為凝聚全國各族的儒家價值觀卻長期不變,而且得到發展。即使是在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仍以儒家思想和價值觀作為中心,其重視程度甚至超過歷朝。歷史上許多少數民族首領、哲學家和思想家,都主動提出學習儒家文化,吸收了大量的儒家思想和價值觀,並與本民族的思想與價值觀融為一體。近代以來,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一體化趨勢更為明顯,同一性得到明顯增強。一體化或同質化趨勢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同一性的增強保障了民族團結和國家的統一。

  在中國歷史上,文字、法律和核心價值觀的統一,不僅對維護國家的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凝聚全國各民族和海內外華人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認同。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南北方之間、八大方言群之間、各民族之間,生活習俗和心理意識均有較大的差異。然而,在歷史上,漢語言文字成為大多數民族的通用語言文字,儒家思想和價值觀也成為大多數民族的主導思想和核心價值觀。如果沒有統一的文字,沒有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也就不可能有統一的中國,中華民族文化也不可能歷五千多年而連續不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