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專門組織“匯率政策研討會”。會上多位經濟學家均認為,中國政府應變被動回應為主動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我們應轉變視角,從中國經濟發展的長遠利益出發,探討匯率政策改革問題。”國家發展研究副院長盧峰教授說。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全球經濟結構失衡”被一些人士頻頻提及,成為誘發危機的替罪羔羊。
持上述觀點的批評人士認為,中國儲蓄率過高,導致國內消費不足和高投資,通過人為壓低人民幣匯率大量對外出口,獲得巨大貿易順差。而美國則儲蓄不足,靠舉債過度消費,大量進口來自中國等國家的產品,形成巨額貿易逆差。大規模進口衝擊了美國國內的製造業,導致美國工人失去工作崗位。主張指控中國操縱匯率的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稱,由於人民幣被低估,美國損失了140萬個工作崗位。
“這些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姚洋教授說。他帶領的一個課題組研究顯示,2008年6月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前,人民幣名義匯率只低估了6.2%。研究同時顯示,人民幣升值並不足以促使美國人轉而購買本國產品,對美國經濟結構調整幫助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