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0日電/長江日報文章說,眼下“保衛漢語”的聲勢很盛,我們如何說話似乎成了問題。
保衛的努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政治方面,比如廣電總局要求CCTV們不用NBA、CBA、CPI、GDP等英語縮略詞,必須說中文全稱。一個是學術方面,中國翻譯協會日前舉行座談會說,公開出版物、媒體報道乃至政府文件中,直接將外來語嵌入中文使用的現
象愈來愈多,若不加制止,則是對自己的語言不尊重,漢語純潔性也將不保。
語言不是小事,關係到我們如何說話,如何思維,如何審美,也影響到社會怎樣運行,國家怎樣治理。不過,我們對外來語(主要是英語)這樣敏感,竟要予以抵制或糾正,那麼現代漢語吸收了無數日語詞匯,幾乎占了半壁江山,又該作何解呢?
在我看來,現代漢語並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外部憂患。即便在一些人看來是個問題,也遠沒有嚴重到“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的地步。
這並不是說現代漢語沒有毛病,只是它的毛病不在外部,而是在內部。典雅一點說,現代漢語“禍不在魯”。
一種語言如何演進,除了民俗習慣、外來文化等影響外,它還受到政治權力的影響。由於政治權力可以決定你能夠說什麼、不能夠說什麼,決定一件事情只能這樣說而不能那樣說,因此權力對語言的影響和塑造,往往根本而深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