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國市場不同的是,中國的電子書公司既沒有亞馬遜式的平台,在屏資源和硬件製造上也不具有特別的優勢,剛剛興起的電子書產業依然以銷售硬件作為最主要的盈利模式。此外,中國的電子書市場存在著由終端廠商、運營商和互聯網內容提供商等多方相持的局面。產業萌芽的初始階段,誰都希望掌握話語權,並由此搭建自成一派的商業模型。
與此同時,中國市場有著與美國市場相同的不幸:電子書公司也要面對傳統出版商的“敵對情緒”。由於市場尚在培育期,上游的內容提供方也在“察言觀色”,對數字化內容的供給慎之又慎。對於電子書公司來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有聯合版權方,才能培育出一個成熟的產業。
其實除了內容上的稀缺,價格、盜版也是壓制出版商的另外兩座大山。因為相比國外的傳統紙書市場,中國的圖書並不算貴,加之打折之風盛行,電子書似乎很難起到“價格戰”的作用。很多人在採訪中也都表示,不願意花約等於100本書的價錢去購買一個電子閱讀器,可見高昂的價格難以讓消費者動心。另外,屢禁不絕的盜版讀物已讓傳統出版商叫苦不迭,用磨鐵圖書總裁沈浩波的話說,“現在盜版能搞死出版商,未來借助便利的數字化,就更會搞死數字出版商”。
可見,國內的電子書市場仍處於群雄逐鹿的“戰國”時代。
(文章來源: 精品購物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