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快評/聯合報發表社論說,雙英辯論,原有機會創造台灣民主政治史上的新典範;然而,可惜的是,實際上卻已無可能。這場辯論,想像中可以不是朝野雙方用似是而非的政治語言相互攻訐,也可以不是徒逞口舌之快的民粹舞台,更可以不是政黨惡鬥的殺戮戰場;而可以是史上首次出現的朝野頂峰就單一公共政策作深入的探討與辯難,雙方皆將政治鬥爭的意味降到最低,共同為開闢台灣的國際出路及生路貢獻心智。倘能如此,這場辯論自然即能創造台灣政治史上的新典範。
社論指出,但是,辯論尚未開始,民進黨已經聲明,不管辯論結果如何,仍要上街頭,仍要公投;也就是說,民進黨對辯論的結論已定,亦即無論如何都要對立到底,抗爭到底。先有了這個結論,則在民進黨眼中,這場辯論的唯一目的就在建立繼續對立抗爭的正當性而已;那麼,如何還有什麼理性辯論的空間可言?
我們對聯合報社論觀點有同感。
如果能夠以雙英辯為起點,藍綠之間開始走上以公共政策為主的政黨之爭,那麼,將是台灣政黨歷史的大轉折,是完善兩黨制的重大步驟,這對台灣來說,是福音。相信很多人是從這樣的角度,對雙英辯充滿期待的。
然而,跡象表明,根本沒有這個可能。把ECFA政治化,把雙英辯政治化,把經濟議題政治化,是民進黨的根本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