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珠綉拖鞋已經消失,箔畫生產也極度萎縮。漆線雕一度作為閩南民間工藝品的代表,具有較高藝術價值,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如今也苦苦支撐。主要是因為內地一些廠家也紛紛生產,廈門廠家用工成本高,競爭處於劣勢。
據“十一五”期間全國工藝美術普查數據顯示,全國1865個工藝美術品種中,發展良好的959個,占51.42%;生存困難的536個,占28.74%;瀕危和停產的370個,占19.84%。傳統工藝美術的保護發展問題,關鍵在於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今年“兩會”期間,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揚州玉器廠總工藝師高毅進呼籲政府撥款建立傳統工藝美術保護發展基金,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並明確傳統工藝美術人才的培養保護措施,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提供良好的進修、培訓、工作和生活條件。
2、傳統工藝美術後繼乏人
52歲的南通藍韵坊布莊工藝美術師黃琦最近愁眉不展,他已經從事傳統布藝工藝30餘年,自稱在行業內還算年輕的,自小就跟著師傅學藝的他現在並無一個徒弟,自己的工藝如何傳承?隨著市場的不斷縮小,這行飯是否還能吃?他感覺年輕人中願意從事傳統手工藝的人越來越少。
與他有相同感覺的還有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館長吳元新。他直言,他17歲進入染坊學徒,47歲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30年對於現代年輕人來說時間太長、成本太高。不僅僅是布藝,其他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也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傳承尷尬。
據南通市文化局提供的信息,目前支撐民間手工藝生產的中堅力量年齡都在55歲以上,而40歲至55歲年齡段出現斷層。
“社會觀念發生了巨變,很難找到合適的傳承人。”吳元新對《法治周末》說,“2006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請我去講課,蘇州大學請我去帶研究生,我想這下好了,可以挑選傳承人了。可是三年下來,畢業學生無一人願意從事藍印花布技藝,這樣的教學只能起到傳播傳統文化的作用”。據了解,南通市三個國家級非遺民間技藝———印花布、板鷂風箏、仿真綉,都是靠中老年工藝家在艱難地支撐、維持。
後繼乏人成為普遍的嚴峻問題。
年逾六旬的緙絲藝術傳人王玉祥,在找不到人學的情況下,逼自己的女兒女婿學。有“江東船王”美稱的紅木雕刻大師朱宇,因女兒對這一行不感興趣,只得“逼”科班出身的女婿從頭學紅木雕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