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陳文茜:台人看大陸,讓我想起夜郎自大的故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1 20:58:21  


  中評社台北5月1日電/知名媒體人陳文茜近日撰文,談韓正早前訪台,內容如下:

  韓正來台,台灣各大富商巨賈,凡想落腳或已落腳上海的,皆紛紛朝拜。有的搭專機回台,只為見韓正一面;幾名大總裁甚至各項活動皆一一參與。連戰辦韓正來台第一場茶敘,各大 CEO 皆與會,我的好友尹乃馨目前任職渣打銀行,陪同渣打亞洲 CEO 想盡辦法見韓正;她從辜汪時期主跑兩岸新聞,後來曾擔任我的辦公室主任多年。見證韓正來台的場面,感慨地說:“當中國的官,真過癮!”  

  把時間拉回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浦東剛建設完畢;滿江邊皆是一排又一排的空樓。全球沒有人意識,包括上海人也不相信, 13 年後上海將成全球最大商港、世界五大金融中心之一。事實上, 2000 年上海市政府破土“陸家嘴金融區”時,許多外資還背後偷笑,“上海,憑什麼?”  

  讓廢墟蛻變為繁華 

  韓正約莫從那個時間點起出任上海副市長;在他手中第一個大政策就是今天上海最大亮點之一:“新天地”。2000 年我第一回踏上中國大陸土地,新天地仍是一片廢墟;原居民眾剛動遷完畢。樣品屋裡掛著仿吳昌碩假畫,桌面模型向來客們說明這塊 19 世紀“石庫門”之地,未來驚人的樣貌。  

  我半信半疑。二二八後我家逃難至大陸的叔公,後來勞改江西,終老死於上海。上海於我有兩個記憶:一個張愛玲小說裡流光紛彩的上海,一個埋葬親人冤死異鄉的上海。兩個疊影分別引發我兩極情結。我愛上海,也恨上海。  

  2002 年,再回上海;我驚訝地看到韓正如何化廢墟為繁華; 2004 年上海又將焦點轉往外灘。當時的我感慨地寫下上海真像一個愛漂亮的姑娘,“每兩年就為自己變妝一次”。  

  2005 年後,上海啟動了驚天動地的大建設。 195 個車站, 12 條捷運, 2 條高鐵, 4 條城際鐵路,全中國交通樞紐虹橋航空城同時開工。去年我至上海訪問韓正,他坦白地說:“這是很大的決策風險,沒有一條道路地面底下是安靜的。”“但既然要建設,就要搞大的。”“ 2010 年上海將一舉逼近倫敦地鐵密度; 2012 年超越; 2020 年為倫敦地鐵總哩數的 2 倍。”“老百姓忍受 5 年的交通黑暗期, 5 年上海像個大工地,但 2010 年起上海就蛻變了。”  

  韓正口中的“大建設”,還包括外灘改建,車道地下化,平面道路改鋪綠地長廊;整治黃浦江,遷走數千家工廠,以濕地淨化還上海一條母親河,歷時 12 年;以及即將開幕的上海世博園區,共 5.28 平方公里, 242 個參展國家與國際組織場館。  

  帶更多自信回上海 

  韓正台灣之行,周錫瑋與胡志強皆分別接待,並向他簡報未來大台北及大台中規劃案。平時韓正人沒啥架子,翩翩有禮,聽完簡報卻忍不住喟嘆:“這麼好的規劃,怎還沒著手興建呢?” 

  他問了一個來自上海的問題,也是台灣人最難面對的問題。如果民主相對是一個比較好的政治制度,為何 1997 年金融風暴後,台北一天比一天衰落,上海卻一天比一天繁華?為何我們驕傲的民主自由,實踐的結果卻等同把行政效率拖垮的代名詞?韓正一行周五回大陸,正巧目睹“立法院”為“產創條例”、一個本不涉及敏感政治的經濟法案,在“立院”也硬生生被玩成零和遊戲的下場。  

  風光訪台,沒有太多遺憾離去。韓正看到台灣開放的一面,滿聚人才的優勢;但我相信他帶著更多的自信回到上海。 

  面對這種狀況,沒有人為台灣感到憂心?還在大言不慚笑別人是“專制國家”,素質低落?我生在台灣,衷心希望台灣能更好,但現在台灣人普遍對大陸的想法,讓我想起了“夜郎自大”的故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