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華裔女作家閔安琪近日帶著透過虛構人物“柳樹”第一人稱視角,講述賽珍珠傳奇一生的新書《中國珍珠》到紐約宣傳。
|
中評社香港5月15日電/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著名華裔女作家閔安琪(Anchee Min)近日帶著透過虛構人物“柳樹”(Willow)第一人稱視角,講述賽珍珠 (Pearl Buck)傳奇一生的新書《中國珍珠》(Pearl of China) 到紐約宣傳,雖然到過紐約許多次,但閔安琪依舊興奮的閃爍著她那雙大眼睛說:“紐約,我最喜歡的就是她的活力(Energy)!”
也許是身為家中老大、五歲起便承擔起到幼兒園接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的責任,又或許是1984年初到美國後為了生存端過盤子、幫人打掃屋子、帶孩子、當過水管工,閔安琪非常的樸素,穿著淺藍色的休閑外套,沒有一點名作家的架子,動作麻利,顯得十分幹練,雖然來自江南水鄉,卻有著北方女子的灑脫。
來自江南受奶奶潛移默化
閔安琪出生在上海,但兒時至少年時代,因為爺爺奶奶在江蘇南通,閔安琪記憶猶新地說:“我那時每年都會乘坐當時的東方紅一號客輪沿長江去南通,待上幾個月,我還記得通州河,每天端著抹布和碗盤去河里洗,有時候,我故意將抹布丟到河中,便下水去游泳,回到家爺爺問我‘怎麼弄得濕漉漉的?’我就說是為了撿抹布弄的,那時候我很調皮。”
而奶奶則對閔安琪日後對女性角色尊嚴的注重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每天晚上我都會為忙碌了一天的奶奶揉她被包裹的小腳。也許是從那時開始,女權主義和女性尊嚴便開始萌芽”。談到作品中的女性,閔安琪說:“我都更關注她們情感和人生的轉折和變化,從人性的角度出發。”
移民之初曾通下水道挖糞
而談起到美國的移民生活,閔安琪一點也不避諱自己最初最苦的十年就是為了“生存” (Survive)。為了掙錢養活自己和女兒,她曾當過水管工,去通下水道和挖糞,做別人最不願做的工作,“我當時就想學一門技術,水管工賺得不少,而因為經常要到家庭站(Home Depot )買各種管子,我的很多英文也都是在那兒學的”。閔安琪和女兒的感情很深,她回憶女兒曾幫著自己一起工作,用腦袋頂住房頂的管子,而這段經歷還被女兒寫到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入學的申請中。
27歲才從A、B、C學起、30幾歲才正式好好學英文的閔安琪表示,直到今天,她都覺得英文寫作不容易,所以也就特別的努力,有空就會閱讀美國的暢銷小說和英文原著,最近她正在重讀《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又譯《飄》),而讀中文書已經變成一種她對自己的獎勵,就像是給小孩子的糖果一樣,“中文對我的吸引人太大了,我一看到中文,眼睛就黏了上去。”!
搜集、閱讀和整理英文的史料,是閔安琪創作中重要的環節,“創作最苦的時候是要讀那些史料,我會開車到公園,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沒有電話、家務任何瑣事的干擾,而每讀25分鐘,感覺精力消退時,我都會跑上一圈”。身為職業作家,閔安琪每天早上6時30分就起床運動,然後到自己的小木屋中寫作到下午3時,然後整理資料,作些較不費腦力的工作。
要重新刻畫中國人的形象
閔安琪表示,她現在想要沿襲賽珍珠的路,打破主流普及暢銷書中那些對中國人醜陋、小氣、自私和殘忍的誤導性刻畫,因為這樣的形象,會讓不少讀者誤解甚至對中國人產生畏懼,她想要重新塑造中國人的形象,這也是她新書《中國珍珠》所努力描繪的,希望讓西方世界了解“中國人的人性,他們的愛,對友情的忠誠,還有他們的文化底蘊”。
閔安琪說,其實早在1996年就有想寫賽珍珠的故事,她被賽珍珠最有名的小說之一《大地》(The Good Earth)對中國人富有感情的描寫深深打動,期間也有搜集材料,而真正開始寫是在2008年。至於下一步寫作計劃,閔安琪說,她會寫自己的故事和移民美國經歷,她微笑著說:“應該感覺會輕鬆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