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兩岸統合的實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6 00:24:29  


 
  經濟統合

  共同體是廿世紀歐洲人的偉大發明,它是聯邦、邦聯以外另一種政治聯合體的嘗試。從主體上說,成員之間是“互為主體、共有主體”;從治理上說,它是“互有治理、共有治理”;從認同來說,共同體透過機制與共同政策的運作,讓成員間產生了“互有認同、共有認同”的重疊認同。(共同體在強化兩岸重疊認同與推動兩岸共同治理的功能,請分別參考張亞中兩文:〈共同體:兩岸統合與第三憲的樑柱〉,《中國評論》,2009年10月號;〈兩岸和平發展的理論探討〉,《中國評論》,2010年4月號)。為何需要成立共同體,還有一個理由是大家都忽視的,就是“自我需要”。

  以歐洲為例,為何歐洲國家會選擇統合?毫無疑問,是統合機制可以解決自身需要解決的問題,最初的六國之所以在煤鋼和以後的共同市場領域進行統合,是因為它符合這些國家的特定利益需求。例如,比利時的煤碳工業和法國的農業等在統合架構中可以獲益良多,然而由於對本國就業水準的考慮,義大利所希望的勞動力自由流動就不可能納入統合架構中,而只能在傳統的依存架構中進行。

  歐洲國家為甚麼會選擇走向統合,而不只是滿足於相互依存的自由貿易關係?歷史的經驗已經告訴歐洲人答案,經濟與社會上的相互依存並不能阻止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對某些國家和某些政策領域來說,相互依存的框架並不足夠解決問題,它們需要某種新的架構,即統合機制,一種包含超國家主義在內的機制。這種統合機制有不可逆轉的特性(irreversibility),這可以從制度主義的觀點來看,一旦政府間達成了基本的協議就不再可能輕易地被推翻。例如,即使英國對歐洲共同體經常有不同意見,但是它卻不會選擇退出;一些政策一旦做了決定,就會繼續發展下去。

  歐洲學者用“自我拯救論”來描繪歐洲國家參與歐洲共同體的“自我需要”。從歐洲統合的進程來看,“自我需要”的確有它道理。西德決定加入,是為了取得與其他國家平起平坐的機會,經由統合來獲得自己的主權;法國決定主導統合,是希望能經由歐洲共同體讓它再度成為世界的強權,與在農業政策上得到滿足;英國決定加入是為了挽救其逐漸落後歐洲大陸的經濟發展;丹麥、愛爾蘭的加入也是不得不為之;希臘等南歐國家也是經濟的誘因下決定加入。冷戰後中東歐前共黨國家的紛紛加入,也是希望經由歐洲共同體得到安全與經濟發展的保證。另外一群等在外面加入的國家,如烏克蘭等,也是基於同樣的安全與經濟理由,希望參與歐洲聯盟。

  兩岸關係自然不是外國關係,兩岸統合是在整個中國的框架內開始進行,而不像歐洲統合是立基於以每個成員主權獨立為前提。不過,做為一個憲政秩序主體,歐洲統合成員的“自我拯救論”應用在兩岸時,同樣可以得到:推動兩岸共同體、共同市場,其實也是台灣的一項自我拯救、或自我需要工程,台北的主體性並不會因為參與兩岸統合機制而受損,反而是更鞏固與擴大。對於北京來說,共同體機制的統合一旦啟動,兩岸的和與合就是一條不會逆轉的道路,它是和平統一的先前階段。

  從這些角度來看,兩岸未來要追求的不僅是類似ECFA的自由貿易協定,而是具有統合機制的互動。從認同的角度來看,ECFA無法發揮兩岸共同認同的功能,它與FTA,WTO一樣,其目的只是在於貿易的便捷化與關稅的減免化,屬於物質性的經貿交流,不會涉及政治性的認同,相關經濟體之間仍是各自為政,沒有共建、共治的情形,因此不會產生統合的認同現象,這也是我們如果站在兩岸和平發展的高度來看兩岸經貿關係時,經貿共同體或共同市場是遠遠優於自由貿易協定的。

  我們主張在各個領域,包括食品安全、農業、南海、甚而文化、教育等領域都可以推動共同體與共同政策。透過共同體,兩岸可以強化制度認同,透過共同參與、相互學習、共同治理,以為最終的統一創造條件。

  身分認同

  目前台灣民眾可以免費自由進出日本、英國、愛爾蘭等國家,而不需要任何簽證,但是前往大陸,不僅需要簽注,而且要付一筆費用。這個差異看似不大,但是卻在加速拉開台灣人民與大陸的“異己關係”認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人建議北京同意,台灣民眾憑著身分證或台胞證即可免簽注進入大陸。這樣的解決方式仍然是為了便捷性,並沒有處理兩岸的重疊認同問題。不論是用身分證,還是台胞證,認同的還是原有的政府,重疊認同不會發生。

  在《論兩岸統合的路徑》一文中建議,為了創造兩岸的重疊認同,兩岸人民手上未來可以有兩張卡,一是所屬的身分證(護照、台胞證),另一張是認同兩岸為同屬整個中國或中華民族的“中華卡”(Chinese Identity Card,簡稱“華卡”或“C卡”)。

  認同是一個很複雜的概念。與中國人歷史上用文化來界定認同有著差異之處,西方人從17世紀起,用民族國家、國際法這些概念來區別國民的不同。在民族國家的國際法原則下,各地的華人雖然都是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但是為了符合目前國際社會的規則,分別拿所屬國家的護照,並接受該國的保護。中華卡的構想,這是為了突破傳統以民族國家認定身分的框架。

  這張中華卡如何發行?目前在國際間被認可的有兩個中華民族的政府,一個是北京的政府,一個是台北的政府。理論上,“中華卡”應該由這兩個政府共同同意後核發,可是目前的政治情勢以兩岸在人口、幅員上的差距,台灣方面的憂慮可以理解。台北方面可能並不會願意參與這一個歷史的任務。因此,北京政府可以考慮先行承擔此一工作。在“台胞證”外另發行“中華卡”,或考慮以漸進方式取代“台胞證”。“中華卡”的發放可以推展至港、澳地區,以後甚而可以包括全世界的華人。

  我的構想是:先成立“中華卡委員會”來承辦此一工作,由大陸、台灣、香港、澳門共同組成,用以強調“中華卡”之民族特性。“中華卡委員會”決策後委託北京政府相關單位處理行政事務。因此,在法律的意義上,北京政府是受兩岸四地華人委託後才執行。

  包括台灣、港澳的人民,都可以向“中華卡委員會”所委託的行政機構提出申請。擁有“中華卡”的人民可以出入中國大陸、港澳而不再需要額外的簽證。

  這張“中華卡”的功能取決於我們希望“中華卡”發揮甚麼樣的效果。如果只是給全球中國人一個方便,那麼它就像是一張“通行卡”,擁有它可以節省金錢與時間。

  2008年9月間兩岸統合學會一行十餘人特別前往上海,與上海社科院及東亞研究所的先進們就“中華卡”在世博會推出做為試點的可行性探討,可惜終究沒有成功。2010年4月在日本本棲會議時,海協會張銘清副會長表示,或許可以研究將海西經濟區做為“中華卡”一個試點。我們期望“中華卡”能夠早日出現。

  最近一則新聞,台灣的女網球員曾雅妮,因為表現傑出,大陸某企業願意提供巨額贊助,惟其條件是改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曾雅妮表示很難接受這種政治認同的轉變而婉謝。我們如果可以試想,曾雅妮如果擁有“中華卡”,大陸的企業應該會不吝地贊助這位為中華民族爭光的優秀選手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