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7日電/此間國際先驅導報的報道說,“在互聯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紐約客》雜誌的這句名言廣為流傳,甚至被視為網絡自由的宣言。從互聯網誕生之初,人們自然而然地認為網絡是可以盡情狂歡的一片天地,在這裡,大家可以不露身份地暢所欲言。
不過最近,美國的幾家大報如《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以及著名的政治新聞類博客網站《赫芬頓郵報》紛紛表示,要考慮修改他們網絡版報紙的評論政策,將在近期推出有關實名評論的措施。
互聯網發展到今天,真的到了需要執行實名制的時候了?
匿名是把“雙刃劍”
一直以來,美國政府對於網絡言論限制很少,只有涉及有組織犯罪和性犯罪的言論會被警方監控。然而,匿名制帶來了更大程度上的自由,但也帶來了污言穢語和煽動性言論。匿名在保護言論自由的同時,似乎也成為一種網絡傷人工具。
還記得美國網絡暴力第一案嗎?3年前,美國密蘇里州49歲的婦女洛瑞.德魯從沒有想過自己會因為在網上用虛假身份發言而鋃鐺入獄。她為了報復與自己女兒吵架的13歲女孩梅甘.邁爾,與女兒在MySpace上冒充名為喬希.埃文斯的男生,對梅甘惡語羞辱,並帶動一批不明就里的網民加入辱罵行列。最後,這個不堪網絡言論侮辱的小女孩在自己的房間上吊自殺。2007年,該事件的主導者洛瑞被判處3年監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