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強大動力,推動文化科學發展,要善於把繼承與創新有機統一起來。推進文化發展,基礎在繼承,關鍵在創新。不善於繼承,創新就沒有根基;不善於創新,繼承就缺乏活力。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加強對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深入挖掘蘊藏其中的豐厚文化資源,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使其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發揚光大。對具有產業和市場潛力、具備經營條件的傳統文化資源,要鼓勵在國家政策支持下,運用市場和產業的手段進行保護、傳承和發展,特別是和發展旅遊業緊密結合,開發文化產品,拓展服務項目,在與產業和市場的結合中增強生機、煥發活力,實現可持續發展。要適應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新特點和審美情趣的新變化,推動不同傳統藝術門類之間相互融合,推動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相互借鑒,積極運用聲、光、電等手段提高傳統文化表現力,實現題材體裁、風格流派和表現手法的創新發展。
第五,正確認識和處理文化與經濟的關係,不斷提高文化產業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貢獻。當今時代,文化與經濟日益交融,在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的同時,文化的經濟功能明顯增強,經濟的文化含量不斷提高,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產業對促進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貢獻越來越大。從實踐中看,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文化產業具有優結構、擴消費、增就業、促跨越、可持續的獨特優勢和突出特點。
優結構,就是無論從總供給還是從總需求的角度講,發展文化產業都有利於優化經濟結構、產業結構、需求結構。黨的十七大強調,要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這也就是說,我們要從過去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經濟增長,轉變為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特別是要增加第三產業的比重。文化產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既為生活服務,又為生產服務。因此,抓住了文化產業,就抓住了調整供給結構的突破口,就從總供給方面進一步優化了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擴消費,就是從總需求的角度講,發展文化產業有利於擴大居民消費,拉動居民消費結構升級。黨的十七大強調,要促進經濟增長主要由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這也就是說,我們要從過去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經濟增長,轉變為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協調拉動。從目前總需求與總供給平衡關係上來看,很多產業都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文化產業是少數幾個總供給還遠遠不能滿足總需求的朝陽產業之一,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在文化領域表現得特別突出。特別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000美元之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呈“井噴”之勢,而我們提供的優秀文化產品和服務相比之下還太少。因此,無論是文化事業還是文化產業,都是人民群眾生活基本實現小康之後增加消費的重要途徑,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也就抓住了擴大消費的重要著力點。增就業,就是發展文化產業有利於增加就業、帶動創業。文化產業投入的是智力資源,產出的是知識產權,不需要更多廠房和土地就能夠創造很多的就業機會。而且文化創意是推動其他相關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因此,發展文化產業,有利於解決更多的人就業特別是能夠有效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有利於帶動其他領域、其他產業的創新發展,實現更多的人就業創業。促跨越,就是發展文化產業有利於實現跨越式發展,對欠發達地區就更有意義。文化產業與一個地區原來的工業發展水平等基礎條件關係不大,不需要提供配套元器件和複雜的工藝性協作,只要引進優秀人才,有好的創意,就能發展。中西部地區普遍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只要善於在市場化、產業化、科技化上率先突破,就能把文化資源變成現實財富,促進本地區的跨越式發展。可持續,就是發展文化產業有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資源、能源、環境等瓶頸制約越來越突出,而文化產業的一大特點是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是受資源、能源、環境瓶頸制約不大的新興產業之一,最能夠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是典型的低碳經濟、綠色經濟。抓住了文化產業,就抓住了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綜合以上這些優勢和特點,完全可以說文化產業是戰略性、先導性產業,不僅能夠提供精神動力、思想保證、文化條件,而且能夠開辟經濟發展的新途徑、新空間,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和突破口。因此,要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將其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作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擺上更加重要的日程,採取更加有力的舉措,積極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休閑、製造、電信、交通、房地產等產業相融合,使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現代服務業的支柱產業。
第六,正確認識和處理髮揮政府作用與調動全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建設的關係,努力形成文化建設的強大合力。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事業。無論是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還是發展經營性文化產業,都要既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又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努力形成多元投入、協力發展的新格局。
政府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和為各類文化主體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法制環境和市場環境等方面。具體來講,就是要履行好“公共服務、政策調節、社會管理、市場監管”的職能。公共服務,即政府必須切實承擔起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職責,把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依靠公共財政投入為主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扶持公益性文化單位,建設文化基礎設施,購買文化產品用於公共文化服務,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的財政保障機制,不斷提高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政策調節,即政府要在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科學制定文化發展規劃,制定引導和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這些年,已相繼出台了《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引導和推動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社會管理,即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產品生產經營體制機制,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推動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管理體制,為各類文化主體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市場監管,即政府主管部門必須切實擔負起文化市場監管的職責,提高文化市場監管能力和水平,確保文化市場繁榮有序。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最有吸引力的投資領域之一,社會力量參與和投入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作用越來越突出。要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制定和實施更加完善的政策措施,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加快壯大國有或國有控股經營性文化企業,毫不動搖地鼓勵和引導各種非公有制文化企業的發展,努力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要在法律和政策許可的範圍內,適當降低非公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門檻,吸收社會資本參與到振興文化產業的進程中來,鼓勵民營文化企業參與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的轉企改制。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社會力量捐贈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政策措施,引導和鼓勵社會各方面通過捐助、捐贈、自辦等方式,投資興辦公共文化服務實體,建設公共文化設施,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總之,要努力形成政府力量與民間力量一起上、公有制文化單位和非公有制文化單位一起上,匯聚強大合力,共同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生動局面。
第七,正確認識和處理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係,堅持對外開放,努力形成以民族文化為主體、積極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場格局,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不斷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加快發展和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中外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這既為我們學習借鑒世界有益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擴大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提供了極好機遇,同時也使我們面臨更加直接、更加激烈的國際文化競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利用兩種資源,既大力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又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借鑒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把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產業優勢,提高我國文化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努力形成以民族文化為主體、積極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場格局,同時大力推動文化“走出去”,不斷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要不斷創新文化“走出去”的渠道、途徑和方式方法,堅持“兩條腿”走路,在繼續推動政府主導的文化交流的同時,積極探索市場化、商業化、產業化的運作方式,著力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外向型文化企業,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文化交易平台,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化運作為主要方式推動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擴大我國文化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要著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知名文化品牌,提高我國文化產品的附加值。要鼓勵文化企業通過投資、合資、參股等多種方式,在境外興辦文化實體,使我國文化產品更直接地參與國際文化市場競爭。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加快建設語種多、受眾廣、信息量大、影響力強、覆蓋全球的國際一流媒體,使我們的圖像、聲音、文字、信息、影視節目更廣泛地傳播到世界各地,不斷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