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勢已成,民進黨的政策調整難以迴避。 |
中評社╱題:台灣社會的“整理運動”及政局發展趨向,作者:李逸舟(北京),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
有一套廣播體操,運動量由小到大漸次增強,至最後一節“跳躍運動”達到頂點;由於劇烈運動後不可能戛然而止,因而隨後附加有若干節拍的原地自由踏步,以使身體逐漸放鬆,恢復到平時正常狀態,是為“整理運動”。
在這個意義上,目前台灣社會也正經歷一項整理運動。它所整理的,是過去20多年政治轉型期“過山車”般驚悚迭出、劇烈碰撞過程中形成的族群對抗、政黨惡鬥、統獨爭議、社會脫序、價值扭曲、世風乖戾等等諸多後遺症;它的任務,是逐步盤整亂象,彌平突兀,校正失衡,彰顯中道,撫慰人心,回歸常態。過去兩年台灣社會與政治領域出現的種種現象,已經或明或暗透露出這種基本的態勢,並折射出台灣政局未來發展的基本方向。
台灣政治轉型的基本脈絡
上世紀80年代,東亞興起所謂“民主化浪潮”,菲律賓等國專制政權先後垮台。蔣經國在內外形勢促使下,於1986年開始主動推動“返歸憲政”、“還政於民”的政治革新。與菲、韓等地的“民主化”不同,台灣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其威權體制向政黨政治轉變的過程,同時也是政權由傳統國民黨統治階層向佔人口絕大多數的本省人轉移的過程,因而構成台灣政治轉型特有的“民主化”與“本土化”雙重內涵。
從民主化方面看,經過開放黨禁報禁、解除戒嚴、“國會”全面改造、終止“動員勘亂”,至1991年“國是會議”確定“總統直選”(1996年施行),政治改革的主體工程在形式上基本實現。
本土化的內容則複雜得多,也漫長得多。當年曾任蔣經國副秘書長的張祖詒,在最近出版的《蔣經國晚年的身影》中記述:蔣“晚年認定必須在佔人口70%多的閩南族群中選出領導人”,並選擇了李登輝;蔣死李繼後,引發持續的省籍鬥爭,“間接導致後來1999年的特殊兩國論與2000年政黨輪替”。
李登輝主政期間,大力拔擢本省籍人士進入黨政軍權力核心;同時隨著“國會”全面改造,民進黨“草根”人士大量進入民意機構,本土化程度逐步加深。但由於李登輝畢竟屬於國民黨培養、權力得自國民黨的傳承,而政治轉型系由國民黨主動推動的改革而非一場推倒一切全面重來的“革命”,故至2000年政黨輪替前,大陸籍與本省籍在“內閣”構成中的比例仍然高達6:4(陳水扁上台後,一舉翻轉為1:6)。國民黨因“凍省”發生分裂後,李登輝曾於1998年底委派“八大老”之一的蔣彥士(大陸籍)出面與宋楚瑜溝通,蔣明確表示大陸籍人士在相當時期內不要企望爭取“總統”大位,宋對此表示認同(可見宋後來投入選舉實屬情非得已)。
陳水扁當政的八年,一方面是民進黨奪得執政權,一方面是“立法院”由泛藍主導,形成“朝小野大”、“半壁江山”的格局。自稱真正代表本土的民進黨幾度試圖以“割喉戰”徹底打垮國民黨,也曾試圖通過大幅調整兩岸政策而裂解國民黨,均未能成事;台灣政局在惡鬥中持續沉淪。
2008年3月,馬英九以“外省仔”、“香港腳”的身份,一舉在大選中以760多萬高票當選“總統”。儘管馬的勝出有賴於陳水扁貪腐弊案等諸多偶然因素,但無論如何標誌著台灣走過了以省籍劃線的階段,標誌著台灣社會對族群問題的新的態度。從這個角度看,台灣持續二十多年的政治轉型基本結束了。
族群矛盾餘波蕩漾但終將進一步消解
國民黨不僅在2008年“總統”選舉中“狂勝”,“立委”選舉更一舉攻下超過四分之三席位,民進黨聲勢一泄千里。當時許多人的看法是該黨可能20年難以翻身。孰料短短一年多時間,民進黨在幾次選舉中連連獲勝,不僅元氣恢復,而且重燃對今年年底“五都”與2012年“總統”選舉的旺盛企圖。如同當年對國民黨的“割喉戰”不能成功一樣,民進黨的快速反彈也證明藍綠兩邊誰也不可能消滅誰。2008年“大選”時民進黨背負著空前的不利因素,仍有42%的支持票不動如山,這反映了台灣社會的基本結構。兩黨未來共同的取向,只能是走出族群對抗。
如同任何大的社會政治現象一樣,台灣的族群矛盾也不可能就此戛然而止,餘波蕩漾是肯定的,某種形式的迴光返照也是可能的。島內著名政論家南方朔今年3月8日在《明報》撰文指出:“在台灣,雖然人們普遍不承認省籍問題,但事實上這種省籍問題卻是嚴重地存在於政治上”,並認為“過去威權統治遺留下的反國民黨問題及省籍問題”依然是國民黨的“政治原罪”。他還針對國民黨的某些做法指出:“台灣政治的藍綠鬥爭真正的本質仍在於省籍,借台獨之力來敷衍北京,並無法化解本質性的省籍矛盾”(《中國評論》第148期第2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