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長期以來有關國家何以能夠在國際貿易中成功的解釋很多,“比較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是其中最古典、也最為政客及其經濟學家智囊團深信的一種理論。學界有觀點認為,亞當.斯密在經濟學上的地位或許很大一部分就歸功於他提出了比較優勢這個概念(見波特《國家競爭優勢》一書)。在亞當.斯密看來,在國際貿易間,一個國家的出口要有競爭力,它就必須有相對低的生產成本。這一觀點在日後也得到了李嘉圖的繼續和強化,但真正將這一理論發揚到讓各國政府為之激動不已的則是兩位來自瑞典的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俄林。這兩位從生產要素比例的差別而不是生產技術的差別出發,解釋了生產成本和商品價格的不同,以此說明比較優勢的產生。
赫克歇爾和俄林認為,資本、土地以及其他生產要素與勞動力一起都在生產中起重要作用,並影響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成本,並由此提出政府可以通過政策工具的干預,全面或局部地改變生產要素的優勢的觀點。此說一出,各國政府蜂擁而上,紛紛通過了一連串改善生產要素比較優勢的政策。最明顯的例證就是日本在上世紀50~70年代,採用的降低利率、壓低工資、貶值貨幣、補貼、特許某些設備折舊、針對特定出口項目提供融資等一系列相關手段。
如今,赫克歇爾和俄林的門徒們(譬如美國的政客蓋特納及舒默先生們)顯然已經將國家競爭優勢等同於匯率、利率和政府赤字等變量驅動的總體經濟現象了。但正如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所說的:“在特定的時空中,這些政策工具確有其一定的效果,目標通常鎖定在協助本國企業將生產成本壓低於國際競爭對手。不過,越來越多的例證顯示,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並不足以解釋豐富多元的貿易形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