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國家競爭優勢來源於人為壓低的匯率,如1985年“廣場協議”後貨幣升值壓力巨大的德國,其國家競爭力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快速提升;有人認為國家競爭優勢來源於廉價與充沛的勞動力,但現實中像德國、瑞士這樣的國家,即使薪水高且勞動力長期不足,其經濟也依然繁榮;有人認為國家競爭力與該國天然的資源豐富程度有關。但近期貿易表現突出的德國、日本,都是資源有限、必須依賴進口原料的國家。或許有人會認為這與上述國家前期的殖民政策和侵略戰爭有關,那麼一直被侵略被殖民的韓國的表現是否值得我們尋味?也有人認為國家的競爭力與政府的產業政策有關,上世紀70~80年代日本的表現或可做一個正面的證據,但拿二戰以後的意大利來說,政府產業政策的影響力相當薄弱,其出口增長率卻一度逼近日本,高居世界第二,其自身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顯然,現實與政客們理解的理論是有矛盾的,赫克歇爾和俄林所提出的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法則,並不能夠解釋這些缺乏上述生產要素比較優勢的國家為什麼會具備有強大的競爭力。
的確,中美之間確乎存在有一種巨大的貿易順差,但誠如邁克爾.波特所言:“貿易盈餘或貿易平衡並不代表一個國家有競爭力。”今天的美國,確實承受巨大的貿易逆差,但這並不能夠代表該國的國際競爭力在中美貿易中喪失。波特指出:“在這個世界上,各貿易國的技術和勞動本身是存在差異的,特別是需要精密技術或熟練工人的產業或其相關產業,而這兩種類型的產業正是國家生產力中最重要的部分。”波特認為“只有一國生產率較高的產業失去國際競爭力,這個國家維持生產率的機能才會受到威脅”。
而又誠如美國的那些政客所認為的,中國是一個以低工資與弱勢貨幣政策擴張出口規模、但同時又依賴進口精密高層次產品的國家。那麼蓋特納及舒默們何不回去請教一下他們的波特教授,對於這樣的國家,是不是縱使創造貿易順差,其競爭力還是無法提高呢?當然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的是,這些政客心裡是很明白這個道理的,他們也深知道,如果中國長期維持現行匯率制度,只會更有利於美國的國家利益。但純潔的選民並不懂的這許多,於是政客們為了取得權利或謀求連任,為了選票而不得不迎合一下選民。這也就解釋了他們為什麼每次就人民幣升值問題,經常是將皮鞭高高揚起,最後卻總是輕輕放下。有點耍無賴,但到底可以理解,因為這就是西方政客們慣於玩弄的民粹主義的把戲。
綜此可見,中國的現行政策不會對美國當前國家競爭力構成威脅。反倒是中國更應該基於自身國家競爭優勢的考量,得反思一下當前的政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