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 多省市不斷摸索戶籍改革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將加快落實放寬中小城市、小城鎮特別是縣城和中心鎮落戶條件的政策。進一步完善暫住人口登記制度,逐步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居住證制度。
———《關於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
自十七大提出要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至今,中國各地頻繁推出地方的戶籍改革政策。據初步統計,已有河北、遼寧、江蘇、浙江等12省市相繼取消了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二元戶口性質劃分。
戶籍改革也看作是城鄉統籌的步驟之一。各地改革措施不一,比如,上海、深圳、濟南等地相繼推出居住證制度;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的重慶,則是嘗試通過建立轉戶居民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的彈性退出機制,以合理的過渡期保障農民合法權益;還有部分城市採取更直接的方式:購房落戶。
對各地頻繁展開的戶籍改革,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鬥表示,目前中國的戶籍改革仍停留在各個地方的摸索階段,還沒有上升到全國統一行動,雖然各地的戶改都有一些突破,但仍需有中央統一行動才行。畢竟地方在財政方面壓力會很大。
胡星鬥認為,中央財政完全有能力解決城市化問題和戶籍改革。首先在財政上應對戶籍改革城市予以幫助。“如果要加快戶籍改革,在居住、教育、醫保、養老等各個方面進行完善,地方在財政方面的壓力很大。”另一方面,壓縮行政成本,將更多錢投入到解決戶籍改革中的教育、醫療、低保等問題上。
教育 城鄉教師資源需均衡配置
加快縮小城鄉差距。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在財政撥款、學校建設、教師配置等方面向農村傾斜。率先在縣(區)域內實現城鄉均衡發展,逐步在更大範圍內推進。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近年來,國家先後推進實施“特崗計劃”、師範生免費教育和義務教育教師績效工資等政策措施。以實現師資配置要向農村學校傾斜,促進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均衡配置。但是,城鄉教育資源的配置仍然懸殊。
教育部師範教育司司長管培俊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義務教育師資水平不適應、不均衡的問題仍十分突出。這主要表現在教師城鄉分布不均衡。由於中國經濟二元結構和城鄉差別,加之一些地方長期有編不補等種種原因,使得教師城市超編和農村緊缺並存。
比如,不少農村學校外語、音樂、體育、美術、科學、信息技術等科目,因教師不足難以開足開齊;教師地位和待遇有了較大改觀,但總體上還缺乏足夠的吸引力,特別是農村教師生活條件還未根本改變。
管培俊建議說,要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和基層學校任教服務,建立中小學教師和校長定期或有序交流制度,開展農村教師培訓,支持農村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