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起:台灣的命運被一個大三角關係與一個小三角關係所制約。 |
中評社台北7月28日電/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台灣“國安會”前祕書長蘇起今天在聯合報撰文,指出過去、現在及可見的將來,台灣的命運都是被一個大三角關係與一個小三角關係所制約。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過去、現在及可見的將來,台灣的命運都是被一個大三角關係與一個小三角關係所制約。“大三角”指的是美國、中國大陸、台灣之間的關係。“小三角”指的是國民黨、民進黨、共產黨之間的關係。
過去幾十年,這兩個三角關係經常處在高度不穩定的、甚至是衝突的狀態。但最近兩年大三角關係已經穩定下來,只剩小三角關係仍在不時激盪。
如所週知,陳水扁執政八年間,這個大三角關係陷入有史以來對台灣最惡劣的階段。連最重要的盟友美國都對台灣憤怒、警告、疏遠。兩年前馬英九立足於“不統、不獨、不武”的大政方針,採行“兩岸和解”及“活路外交”,終於把大三角關係的性質做根本的改善。
這個新局的實現有三個要素。第一也是最重要的,美中台三方面的政策都轉趨務實。尤其是台海雙方都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了教訓。美國在冷處理美台軍事合作廿年以後重新回到台海。台灣方面也發現八年的促獨政策讓台灣外交陷入前所未見的孤立,經濟陷入前所未見的長期停滯,軍事陷入前所未見的脆弱不安。經此教訓,馬政府的“不統、不獨、不武”,立即讓大三角轉危為安。
第二,新大三角的成形,也因為美中台三方面在兩年的彼此互動中建立起一定程度的互信。
第三,三方面內部的共識也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美國兩黨之間與中共內部本就各有共識。國民黨在野期間成功擺脫“戒急用忍”的包袱,也凝聚出新的共識,使馬英九可以集全黨之力改造新局。
過去兩年國共之間不是沒有摩擦或衝突。譬如雙方對達賴喇嘛應否來台訪問就有歧見;對避免雙重課稅協議內容也有爭執。但前者基於“務實”及“互信”終能妥善處理。後者雙方均同意擱置,並不影響其他協議的簽署。如果倒退到1995年的同一場景,當時三協議中的“偷渡犯遣返”與“劫機犯”協議草案均已敲定,只有“漁事糾紛”未能談成。最後因為不願切割處理、堅持整批交易,以致三協議全部功虧一簣。今昔比較,可見兩岸關係的務實與互信已大幅提升。
相對而言,小三角關係至今仍然動盪不安,主要是因為民進黨的一角仍然缺乏上述三要素。其中最大的問題就在它內部一直沒有大陸政策的共識。各種跡象顯示它內部的“務實”呼聲日益強烈,其中不乏來自天王級或公職人士。但這些聲音仍屬分散且遭到強力壓抑。黨內主流思維仍然“逢中必反”、“逢馬必反”。民進黨執政前曾舉行辯論,並在許信良的“大膽西進”和新潮流的“強本漸進”間勉強妥協出“強本西進”的文字。但陳水扁上任後很快就放棄西進,也不再進行黨內整合,以致八年一直陷在獨不成也和不成的困境。
十年後的今天如果民進黨仍不處理這個問題,不但朝野不易建立互信,而且它的內部矛盾也會隨著內外環境的變化,而越來越激化,結果領導層只好繼續使用“內在矛盾外在化”的手段,來掩飾及壓抑內部的問題。最後整個台灣都將付出代價。
如果有一天台灣的大小三角關係都能穩定,以民眾的智慧與努力,再創十年黃金期,絕對可以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