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彈性化,不僅僅是一個金融資產價格調整的過程,其影響仍需全面客觀評佑。在短暫的貨幣錯覺階段,可能會對實體經濟有一定推動作用,但長期來看,它根本無法解決結構性摩擦給中國經濟的消費不足、儲蓄過度問題,也無法解決美國經濟貿易財政的雙赤字問題,更無法解決歐元機制暴露出的制度缺陷。而真正要改變這一格局的力童,只有寄希望於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點”的形成上,以及各國借助企業投資和個人消費實現的復甦。全球性金融危機所暴露的各國經濟結構性缺陷,也將在完成所需的各種制度改革和市場培育等系統性工程後得到完善。在此基礎上,讓人民幣匯率漸漸走向完全市場化的道路,才是一個錦上添花的結果:既能緩解賈易順差帶來的“外匯占款”的壓力,又能釋放時外依存型經濟受阻帶來的就業和產出下滑的壓力。否則,如一些美國議員那般,現在就過度誇大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作用,一定會出現適得其反的負面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