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釣:兩岸的共同任務。 |
中評社╱題:“釣魚島問題:馬英九的考驗與兩岸的共同審視”,作者:林紅(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系副教授、博士
釣魚島問題是一個存在於中日之間長達四十年之久的主權爭議問題,具有高度的複雜性與敏感性,在民間層面牽動著敏感的歷史體驗與民族主義神經,在政府層面則交織著既尖銳對立又相互纏繞的地緣政治利益和戰略考量。眾所周知,釣魚島問題與兩岸關係有著密切的關聯。由於兩岸的分治狀態,這一問題從一開始就直接涉及兩國三方,即它既存在於中國大陸與日本之間,又存在於台灣與日本之間,兩岸中國人則因此建立了一種獨特的情感聯繫。
當前,兩岸關係進入平穩發展的正常軌道,我們有機會思考一些以往被擱置或回避的問題,比如,釣魚島問題是否面臨一個更有助於申張中國主權、維護中國利益的新契機?此時提出兩岸關係與釣魚島問題的關聯,會不會干擾中國的亞太戰略部署?如何保證這種關聯對於兩個重大議題的解決都具有正向作用而不是相反?這些都是值得討論的問題。很顯然,由於兩岸關係問題、釣魚島問題有著各自不同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尋找到它們之間的交集需要韜略,需要膽識,需要遠見,因此必須審慎研判,既要抓住歷史時機,維護中國主權,又要使其適應中國和平發展的戰略大局,使歷史地交織在一起的釣魚島主權、東海能源安全與開發,以及中美日關係等問題都得到妥善處理。
馬英九在釣魚島問題上面臨的考驗
1971年因美國歸還琉球所引發的釣魚島問題在全球華人中引起了強列不滿,海外華人首先掀起了保釣運動。中國大陸和台灣都宣佈釣魚島是中國的領土,中國擁有釣魚島神聖不可侵犯的主權。多年來,釣魚島主權的爭執,隨著兩岸與日本關係的進展而消長演進。其中,因釣魚列島在行政區劃上屬於台灣管轄,台灣行政當局的立場尤為引人注目。
民進黨執政時期,台灣當局對釣魚島主權的態度曖昧,儘管官方立場未敢公開更改,但卻在刻意淡化這一區域的主權歸屬,維護領土的行動幾近於無,對保釣人士的愛國行動更是百般阻撓。2002年李登輝等一些親日台獨分子更是公開主張釣魚島是日本領土。因此,由於民進黨當局的不作為,2000年到2008年期間直接捲入釣魚島問題的中日台兩國三方關係實際上成了中國大陸與日本的雙邊交涉,台灣當局的懦弱和自我否定使得兩岸中國人對釣魚島的主權主張被弱化了。
釣魚島果然是多事之地,2008年6月10日,上台僅二十多天的馬英九就面臨了釣魚島問題的挑戰,在一起台灣海釣船“聯合號”於釣魚島附近海域被日本巡邏艦撞沉的嚴重事件發生之後,馬英九表明了自己的基本態度。
事件發生後,台灣朝野保釣人士憤慨不已,掀起了又一輪的維護釣魚島主權的浪潮,要求日本政府道歉賠償放人。馬英九則指示台灣“外交部”嚴正抗議並對釣魚島宣示主權。6月14日,台灣“總統府”發表四點嚴正聲明:第一,釣魚台列嶼是中華民國領土,地理上是台灣的附屬島嶼,屬於宜蘭縣頭城鎮大溪里;第二,當局堅決維護釣魚島主權的決心從未改變,也絕不改變。此一立場,“外交部”十分瞭解並遵行;第三,對於日本政府船艦“在我們的領海,撞沉我國的漁船,扣留我國的船長,我們要提出嚴正抗議,並要求日本立即釋回船長及提出賠償”;第四,要求海巡署立即強化編裝,提升維護主權與捍衛漁權的功能。(注1)
聲明發佈後,儘管日本方面釋放了被扣留的“聯合號”船長並表示“遺憾”和願意賠償,但由於日本企圖同時起訴日艦和“聯合號”,台方表示不能接受,堅持賠償道歉,並召回駐日代表許世楷。緊接著,6月15日台灣“保釣聯盟”派出“全家福”號海釣船前入釣魚島海域宣示主權,台灣官方決定由海巡署的九艘海巡艦進行護航,另有立法委員表示擬搭乘軍艦到釣魚島考察。“全家福”號最後成功地駛近離釣魚島零點四海浬的水域並繞島一周,完成了宣示主權的行動,這也是台灣官方船艦自1971年以來首次進入釣魚島海域宣示主權。
這是馬英九上台之後第一次處理重大涉外危機。從“總統府”四點聲明和召回駐日代表的行動來看,馬英九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的態度是強硬和堅決的,這種態度與他剛上台需要繼續強化民意支持有關,而在整體的政策中,釣魚島立場必然要與他聲稱的一個中國原則相連貫。在危機處理中,台灣官方的行動改變了以往台灣保釣運動只有民間力量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釣魚島主權屬於中國的法理性,對於兩岸在和平發展框架下共同維護中國的主權領土有積極意義,應該予以肯定。
馬英九處理釣魚島問題的政策取向解析
對於馬英九來說,釣魚島問題不是一個單獨存在、單獨面對的問題,基本策略必然與其兩岸政策、對外政策有密切關聯,與他個人對釣魚島問題的較深體會有關係,也與他所處的執政地位和所面臨的島內壓力有關係。馬英九早年曾參加保釣運動,他的博士畢業論文就是研究包括釣魚島在內的東海海域劃界的國際法問題,應該說對釣魚島的主權歸屬有較深的認識和思考,他從政後甚至說過“為釣魚島,不惜一戰”的狠話。
馬英九上台執政以來,兩岸關係出現前所未有的和平發展之勢,他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使得兩岸改變了在民進黨當政時期的種種困局,當然也為他在釣魚島問題上清晰表態營造了氣氛。但是,馬英九畢竟是站在台灣地區最高領導人的地位來處理這一危機,他既要借這次危機處理表明態度,對朝野保釣力量有交代,同時也面臨民進黨的挑戰和壓力,需要一個穩妥而謹慎的政策來應對各方壓力,包括日本的壓力。
雖然馬英九當政以來對釣魚島問題所言不多,對2008年6月釣魚島撞船事件的反應也顯略遲緩,但基本的政策取向還是能從馬英九的整體政策安排和釣魚島撞船事件中台灣官方的言行中捕捉到。
首先,如何處理釣魚島問題即體現如何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馬英九上台以來,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的認識得到了確認,因此,從一個中國原則出發,兩岸共同的政治承諾和責任必然包括“共同維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一項。馬英九在釣魚島問題上堅持主權歸屬於中國(他指的是中華民國),這是其作為“中華民國總統”的當然責任,同時也是其認同一個中國原則的具體實踐。儘管與大陸“共同維護”主權尚有難度,但這至少在不製造重大內部政治麻煩的情況下,造成一個客觀上與大陸配合、呼應的態勢,也是一種形式的“共同維護”。
|